“流量换补贴”思维亟待扭转,大鱼号重塑内容价值为创作赋能
源 / 企业日报    文 / 企业日报    2018年03月01日 17时07分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每打开手机登录各大信息流平台,根据用户大数据进行的各类推送令人目不暇接,用户在享受便捷信息的同时,也被其中大量同质化、低质化的冗杂内容感到头疼。

  事实上,随着行业增速的放缓,靠标题党获取流量,从而获得平台补贴的自媒体盈利模式已被证明不是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良方。而内容本身作为平台、创作者、用户和广告商之间的链接者,才是实现各种共通共融的关键所在。也正是针对这一客观问题,大鱼号通过“大鱼在现场”的创新性尝试,为优质内容的创作力赋能,打通行业良性循环的互动链条。

  内容平台进入破局之年 差异化内容争夺战一触即发

  事实上,自媒体红利期一过,曾经靠标题党、内容搬运、擦边球等行为吸引流量赚取平台收益的方式,已经越来越难以持续吸引受众的关注度。2018刚一开年,各大内容创作平台纷纷通过分成细则的调整,将平台补贴向原创内容及创作者进行倾斜,不难看出各个平台对于内容的重视已经跳出了发展初期对流量的单纯追求。这背后的原因,是内容低质化、同质化带来的用户的阅读疲劳、流量降低、广告投入增量放缓等行业性问题。

  随后今日头条与百度的一场大战,更是让平台间的竞争从暗流涌动彻底浮出水面,也将行业目光再次聚焦到”发展焦虑“这个节点性问题上来。如何提供能够触动用户、留住用户的差异化优质内容,已成为内容平台进入破局之年的首要问题。

  为此,自2017年底开始,百家号“百+计划”奖金加码,成为平台认证的原创作者是参与活动的必备条件。企鹅号也提出“百亿计划”,对原创、首发、独家等内容进行基础单价层层翻倍的补贴。

  而平台作为沟通创作者、用户与广告商的关键一环,有责任为创作赋能,为用户提供优质内容,为广告客户提供精准到达的投放平台。单靠“流量换补贴”、”补贴换内容”的固定思维恐难持久,如何将头部创作者转化为平台自身的独家优势,同时吸引新锐创作者不断加入其中,确保高品质内容的稳定输出才是保持平台长期发展的重中之重。

  化解创作无力感 “大鱼在现场”从源头为创作赋能

  作为内容的第一生产者,自媒体人也面临着自身的创作局限。大多数时候,他们普遍缺少采访契机,既不能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也无法与采访对象完成直接沟通,而是只能在既有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整合、转述,这些问题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很难为用户提供新鲜、有个性的内容,而这种无力感也多多少少消耗着自媒体人的创作热情。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基于这一实际情况,大鱼号率先提出“大鱼在现场”的主张,走出“补贴思维”的局限,从创作的源头入手为创作赋能,在整合产业链资源的基础上,将最新、最热的创造素材和场景输送到创作者手中,激发其创作灵感,同时也从根本上剥离了内容同质化等诸多问题。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