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闻名的武汉樱花,不止绽放于枝头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1年04月01日 14时20分

  特色旅游产品开发,不妨结合地方资源和文化优势,努力发掘游客消费需求与旅游消费场景的契合点,拓展更多体验形式。

  春意正浓,百花盛开,到了公园里游人如织的日子。在武汉,喊上两个朋友,趁着周末在城里转一转,没想到收获了一些小惊喜。

  原来,天下闻名的武汉樱花,不止绽放于枝头。

  在东湖赏樱专线的起点,一所特别的邮局成为热门打卡点——这里不仅能寄信,还配套售卖花朵主题的多种文创产品;赏花主题的地铁专列让人仿佛置身花海,体验了一番落英缤纷;在商场街头,还有与花相关的甜点和布展,让人的心情随着一抹粉色,暖了起来。

  必须承认的是,鲜花自带的浪漫属性让人向往,游客前来,最初目的是那一树粉白。可如果游客只是盯着那锦簇花团,随着花开花败,人们来了再走,旅游体验还是过于局限。

  其实,从武汉的实践来看,“赏花经济”的文章,可以做得更精彩。

  以花为媒,让游客为花而来。线下,武汉发出邀约,实现与全国人民的美好约定,感恩回馈那些对武汉无私援助的人们。线上,来武汉赏花的宣传片刷爆网络,“与你相见,就是春天”的推介语,让人们心怀期待。

  以花为题,深挖“赏花经济”内涵。自然风物的经济价值有其时效,但也不拘泥于时效。捕捉其背后的文化意涵,由此拓展出邮局、布展、主题地铁专列等种种体验场景,成了延长“花期”的最佳手段。在武汉,赏花正从消费美景转变为消费文化,乐在其中的游客,也有了更多留下来的理由。

  由此可想,类似“赏花游”一类的特色旅游产品开发,除了一时的推介与保障,还可以结合地方资源和文化优势,努力发掘游客消费需求与旅游消费场景的契合点。当习以为常的“观赏”成为沉浸其中的“体验”,游客的满意度高了,旅游的附加值自然也高了。

  东风正暖,满园芬芳,一树鲜花的别样开放,让我们看到地方别出心裁的治理与服务,这是一幅更美丽的春日胜景。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