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铭甫顺利完赛 中国高山滑雪取得历史性突破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2年02月10日 10时16分

  新华社北京延庆2月7日电(记者夏子麟、王沁鸥、卢羡婷)1分56秒93,徐铭甫成功完赛——7日,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雪飞燕”见证了中国高山滑雪运动员在冬奥会滑降项目上的突破。

  “在不到两分钟的比赛时间里,既要高速滑行、保持对身体的控制,又要跳跃、过弯,对身体是极大的考验。”徐铭甫直言,“还记得第一次站在赛道上时,内心60%都是恐惧。”

  的确,任何一个运动员在面对“雪飞燕”长约3000多米、落差近900米、滑行速度可能超过每小时140公里的滑降赛道时,都要拥有超常的勇气。

  在北京冬奥会之前,还没有中国选手能够登上冬奥会滑降比赛的赛道。7日,徐铭甫和张洋铭这两个中国小伙子做到了,他们开启了中国选手参加冬奥会滑降比赛的先河。

  出发、滑行、跳跃、过弯……跃过最后一个起跳点,冲刺、加速、过线……最终,徐铭甫排名第36位,最高时速达到123.50公里。这是中国选手首次在冬奥会男子滑降比赛中完赛,也是中国选手首次站上冬奥会高山滑雪速度项目的赛道。

  而张洋铭则略显遗憾,参加过平昌冬奥会男子大回转比赛的他,在开始阶段出现失误,未能完成比赛。

  徐铭甫完赛后第一时间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他说:“首先就是激动,咱们国家在滑降这个项目开展的时间比较短,为了今天我们也付出了很多努力。能够完赛也算给自己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高山滑雪是雪上基础大项之一,其中滑降和超级大回转被称为“速度项目”,速度快、赛道落差大、长度长,因而训练难度很高。在北京申办冬奥会成功之前,由于雪道建设有限,人才储备相对较少,运动员缺乏甚至没有国际大赛经验,中国高山滑雪远远落后于世界领先水平,甚至也从未开展过滑降和超级大回转的训练,速度项目是短板中的短板。

  为实现全项目参赛,原本主攻高山滑雪技术项目的徐铭甫,将速度类项目也纳入了备赛的重点。

  艰苦地备赛冬奥给徐铭甫带来的改变很多:“这两年回家次数少了,全身心备赛。人睡醒了,不是在滑雪,就是在练习体能。准备了很多年,每一个项目都会全力以赴,挑战自己的极限。”徐铭甫说。

  头一次在冬奥会舞台上亮相,24岁的徐铭甫略显紧张,但是对中国高山滑雪的未来,他很有信心:“未来肯定会越来越好,因为我们已经走出了第一步。我们中国人愿意去尝试的东西,如果在同一起跑线,将不输任何人。”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