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项目缺少安全评估 给热气球旅游系上“安全绳”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1年01月29日 13时36分

  眼下,载客热气球已成为“网红”旅游项目,因为能为景区聚集人气,带来不错的经济效益,该项目正加速发展。不过,不少景区对这一“网红”项目缺少安全评估,配套设施不齐备,安全措施也不完善。比如,为了节约成本,一些景区购买缺乏资质的热气球,聘用无资质的飞行员,给安全运营埋下隐患。

  尽管中国民航规章体系CCAR-91部《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规范了民用航空器的运行,但适用范围不含系留热气球;体育总局颁布的《热气球运动管理办法》,只适用于热气球训练、竞赛等活动,载客旅游不属于此范畴;民航局发布的《热气球运行指南》对乘客安全须知作出强调,但未对地面保障人员的技术要求等提出明确规范。

  可以说,热气球旅游项目在监管和规范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特别是这一项目运营的具体管理,存在权责不清的问题。

  相关部门应尽快为热气球旅游项目补齐监管和规范方面的短板。一方面,针对热气球旅游项目出台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对项目运营的管理、“系留飞”以及地勤人员的管理、培训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和规范;另一方面,严把项目准入关,指导运营方制定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并加强检查督导,及时发现和查处问题,适时组织排查整治。

  对于景区管理者来说,要充分考虑与热气球项目的适配度,而不是盲目上马,不要急于用所谓的“网红”项目来招揽游客。创收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只有真正把安全工作做实做细,游客才敢放心坐上去;如果安全没有保障,再火爆的“网红”项目也会“凉凉”。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