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德阳“大修厂 ”独特的历史与沧桑 成为历史的坐标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1年07月07日 10时22分

  这座老厂伫立在四川德阳西南工农村的风雨中,已经60余年了。它就是金鑫公司,曾经的“中央人民政府建筑工程部第一工程局机械厂”“四川省建筑工程机械厂”“东方石化通用设备总厂”,但老德阳人习惯称之“大修厂”。来自东北的它,是德阳地区建厂最早的企业,为德阳成为日后全国闻名的“重装之都”作出过卓越贡献。它经历过三线建设的热火朝天,经历过“5·12”大地震的地动山摇,看过世间繁华。如今,因为独特的历史与沧桑,它又成为新兴打卡地,成为纪念一段历史的坐标。

  大约5年前,我曾到过这里:一栋栋高大的红砖厂房掩映在树林中,机器的轰鸣、人声的喧嚣早已消失在光阴的深处,没有了玻璃的老窗子在风中嘎吱作响,声声鸟鸣让老厂区显得更加寂寥。时隔5年,当我再次来到这里,它已经变得让我不敢相认了。

  一条马路将老厂分成东西两边。东边,是原来的办公和生活区。如今,这里成了德阳有名的文创产业园。咖啡馆、火锅店、篮球馆、摄影馆、茶馆……曾经老旧的红砖房打上了现代的印记,这些老建筑焕发出独特的光彩,充满怀旧的气息,吸引了大量年轻人来此打卡消费。

  随意走进其中一家,只见庭院里种满各色花草,还有精致的假山和水池。走进屋子,一股浓浓的三线建设气息扑面而来:桌上摆着老旧的黑白电视机和缝纫机,墙上挂着老凤凰牌自行车,一台老机床在白炽灯下闪着冷冷的幽光……只有中央的鼓架、乐器和旁边的吧台提示你:这是一个酒吧。再往里走,几间老屋被改造成了火锅店,墙上挂着关于二重、东汽、东电等德阳标志性重工企业的图片和介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工具箱、旧设备及各种标志性元素陈列其中,一脚踏入,仿佛跌入了时光隧道。一桌人一边吃火锅,一边唱老歌,其中有一位白发老人眼角泛起泪光,似乎是想起了火热的三线建设年代。

  西边是原来的生产车间,这里变身为德阳三线建设的博物馆。老厂房里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国的老旧设备,成为万国机器博物馆。走进一间老厂房,高大的拱形结构呈现出浓郁的苏联式建筑风格,全木人字形梁架透露出浓浓的沧桑感。一台台机器静静地躺在地上,阳光透过拱形的窗子投射在满是铁锈的机器上,如同照进一段斑驳的历史。如今,两座苏联风格的老厂房已被评为德阳首批挂牌历史建筑,以后将得到更好的保护。

  走出厂房,只见路边两株紫薇枝干遒劲有力地伸向天空,树皮已快掉完,枝叶却仍然繁茂,枝头还挂满黑色的小果实。树干上的铜牌显示,这株紫薇已有113年了。我在这里踯躅良久,拍下一张照片:前景,是一株茂盛的老紫薇树,后面,是一座老厂的背影。百年紫薇忠实地守护着老厂,相依相伴,任凭岁月流逝,也不能磨灭它们的生命力。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