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 全球旅游业如何危中寻机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1年09月06日 10时19分

  作为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系列高峰论坛之一,“2021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北京香山旅游峰会暨世界旅游合作与发展大会”在北京举行,以“振兴世界旅游赋能城市发展”为主题,旨在共商疫情影响下旅游业的复苏与振兴之路。

  当日发布的《世界旅游城市发展报告(2020)》中提到,从各国国内旅游恢复特点看,低密度、分散化、户外型旅游活动受到青睐,网络会议、虚拟旅游、网络代购、乡村旅游、汽车旅游等适合疫情防控需要的旅行方式被广泛采纳,提前预约、核酸检测和体温测量等防控措施成为伴随旅游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措施。

  顺应全球旅游业发展新趋势,中国旅游业也在应对疫情影响过程中寻求机遇。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国内旅游总人次达18.7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00.8%;国内旅游收入达1.6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7.9%。

  “疫情发生后,我们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防范旅游领域疫情风险,推出了系列普惠性、针对性的纾困举措,帮助各类旅游经营主体降低损失,渡过难关。”中国文化和旅游部部长胡和平在论坛上说。

  发展智慧旅游、提升旅游服务……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中国旅游业涌现一系列新业态、新模式。

  北京市市长陈吉宁表示,面对疫情影响,旅游行业积极行动,以5G+AI、5G+VR为代表的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云旅游、数字虚拟游蓬勃发展,绿色健康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小团体、分散化、低密度的生态康养游、品质休闲游以及文化体验游与其他领域的跨界融合,成为行业发展的新方向。

  在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逆全球化”抬头的背景下,旅游业作为服务贸易的关键一环,如何打破彼此之间的壁垒,开启新的通道,需要全球团结协作、共同施策。

  疫情发生后,一些国家充分运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建立健全个人健康信息检索系统;部分国家采取点对点的方法,完善不同国家之间旅游便捷通关机制。目前,很多国家开始考虑推行“疫苗护照”制度,希望构建更加广泛的个人健康信息互认制度,为世界旅游复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疫情暴露了全球旅游经济的许多缺陷,包括基础设施和旅行便利化等方面。应努力使旅游业成为一个更具包容性的行业,加强城市旅游目的地和利益有关方之间的对话,形成有效的伙伴关系。”世界旅游经济论坛副主席兼秘书长何超琼说。(叶昊鸣郝晓静)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