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两山”理论推动冰雪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1年11月15日 10时31分

  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在即,这一体育界的盛事同样是冰雪旅游发展的重要节点。要有效挖掘“冰天雪地”这座金山银山,将“寒冷”的冰雪资源做成“火热”的旅游业态,树立休闲观至关重要。

  冰雪旅游休闲观的“第一要义”,是构建多样化、个性化、特色化的产品供给体系。以往受限于冰雪旅游季节性强的特点,人们往往认为冰雪旅游产品面窄,容易陷入在滑雪、溜冰、赏冰雕、看冰灯等几大件的窠臼,导致同质化产品供过于求,“游客”难以成为“留客”。但在冬奥会的热潮下,近年来我国滑雪场数量、冰雪旅游人数快速增长,游客的体验性、度假性需求日益旺盛。构建更长更全的产业链条,为游客提供多样的消费选择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其具体发展路径就是《冰雪旅游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所明确的多业态融合之路,各地可结合自身冰雪旅游资源,开发融滑雪、登山、徒步、自驾、露营、非遗体验、冰雪文化展示等为一体的高品质、复合型产品。

  冰雪旅游休闲观的“魅力引擎”,是为冰雪旅游注入文化底蕴。冰雪是大自然馈赠的资源,冰雪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精华,我国地域辽阔,冰雪文化源远流长,“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笔上风光,“卧冰求鲤”“程门立雪”的民间传说,抽冰尜、打爬犁、推冰磨等民俗活动数不胜数。在旅游这个大流量平台上,深度挖掘提炼冰雪文化要素,因地制宜建设冰雪大讲堂、非遗展示馆、文化大讲堂,创新开展冬俗、冬赏、冬读等活动,既能使游客深度感悟冰雪文化,将文化的内容做实,又能增加冰雪旅游品牌的韵味,提高冰雪的“热度”,值得各目的地大做文章。

  冰雪旅游休闲观的“基本要求”,是提供以游客为中心的优质服务。在旅游这一体验经济中,服务堪称目的地第一代言人。我国不少冰雪旅游景区,淡旺季明显,做好四季尤其是旺季的服务工作并非易事。要让游客感受惬意,对内,目的地要在组织领导、政策保障、宣传监督等各节点秉持“用户思维”。对外,要多掌握游客需求,从精细处入手,从游客的烦心事、揪心事做起。沿着这个思路为顾客多想一点儿,目的地多赚一点儿就不是难事。

  需要提醒的是,考虑到冰雪旅游项目往往具有资产重、投入大、单季经验特征明显和造雪用水多等特点,各地在推进项目建设时,要加强经济风险和生态风险管控意识,遵循“两山”理论推动冰雪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

  总之,冰雪旅游这一白色经济与文化、教育、装备制造、科技等融合发展,可在我国扩大内需、优化供给结构、建设文化强国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值得我们以“休闲”的视角去深耕细作,发掘其更大价值。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