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乐经济”好路子,聚集人气,又增添财气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1年11月19日 10时16分

  既有小桥流水人家的别样风光,也有艾草、黄菊、白茶等特色农业产业;既可以在红色旅游学习基地体验红色革命教育,也能在茶田月色生态乐园感受山地赛车、彩虹滑道的惊险刺激……醴陵市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探索出了一条“游乐经济”的好路子,聚集了人气,增添了财气。

  发展乡村“游乐经济”,美丽田园是韵,乡村产业是基,创新创意是径。在醴陵市隆兴坳村,流传着“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俗语。原本生长在荒地的艾草,经过当地的规模化种植和品牌化经营,“摇身”成了艾条、艾柱、足浴包、艾枕等产品,“搭船出海”远销国际市场。从田间到车间,从工厂到市场,艾草成了当地群众的“致富草”。微风不燥的四五月,成熟艾草在风中摇曳身姿,空气中弥漫着阵阵艾香,吸引着游客前来采摘。以农业产业带动休闲旅游,醴陵市正阔步走在兼顾数量与质量、口碑好与口袋满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乡村旅游不要搞大拆大建,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把传统村落改造好、保护好。”如何让游客游得尽兴、乐得自在?醴陵市兼顾“传统”与“时尚”,走出了一条可静可动的游乐之路。隆兴坳村的云霄山下,粉墙黛瓦、古色古香的晚清民居与耿传公祠相互呼应,形成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景观带;茶田村的茶田月色生态乐园,集游玩、餐饮、住宿于一体,是疲惫的都市人清心洗尘的不二去处。还有正在打造的中共湖南醴陵南二区革命烈士纪念馆,将为游客营造一个体验红色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空间。

  “家家门前长流水,户户庭院花飘香。”如果说产业增收是发展乡村“游乐经济”的直观收益,那么倡导文明风尚、推进基层治理,就是不容忽视的潜在效益。醴陵市将“游乐经济”与“集体经济”相结合,为建设富饶、美丽新农村打下了坚实基础。村民口袋鼓了,精神世界丰富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劲头更足了。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