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得到市场认可,就得有研究市场的人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1年12月10日 10时07分

  近日某地非遗管理部门创新保护方法,举办非遗文创设计大赛,获得社会关注。从比赛反响看,既搜集了一批社会上的创意好点子,又扩大了非遗本体的知名度,可谓一举两得。但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比如尽管整体赛事的组织秩序良好,也达到了预期目的,可一些参赛项目所报送的所谓文创作品,让人哑口无言,不知如何评判。

  让人不知说什么好的非遗文创大概有三类。一类是凑数,把平时的作品拿过来,比如雕刻、剪纸,刻一个黄河、剪一个乡村,就凑数当成文创作品。二类是“孤芳自赏”,一味强调自己项目的高大上,做一个作品动辄就是几米长、几米宽,美其名曰“震撼”“突破”。三类是抄袭,人家做口红,他也做口红;人家设计夜灯,他也设计夜灯。

  什么才是好的文创产品?点子很重要,关键还要对接市场,满足消费者需求。一些非遗传承人项目技艺掌握得熟练精湛,但一行有一行的规矩,让一个常年搞手艺传承的人,自己去做一个火爆的创意项目,成功是小概率事件。原因在于,要得到市场认可,就得有研究市场的人。

  又有人说,搞文创也不能光考虑经济效益,还得兼顾社会价值。这也是应有之义。问题是,如果你做出的文创产品无人问津,哪来的社会效益和社会价值?又怎么去发挥文化的引导作用?

  专业的事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非遗传承人对于项目的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地位和作用不可或缺。但做好非遗文创不光是技艺的问题,还涉及市场营销、包装策划,甚至运输配送等。好比你是一个好厨子,但开饭店未必在行。

  文创工作开展了这么些年,能突出重围的单位和产品凤毛麟角。作为从业者不妨多问问自己:为何不能来一场头脑风暴?为什么不踏踏实实坐下来研究一下市场和消费者?

  静下心来做点事吧。非遗文创不需要好大喜功、虚假浮夸,一个奇妙的小点子,愿意让年轻人花上几十块钱买来放在兜里,就是不小的功劳。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