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城市更新的“加减法” 努力实现城市的有机更新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1年12月27日 10时17分

  上个月,住建部发布了《关于开展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工作的通知》,全国21个城市纳入试点,我省的南京和苏州名列其中。近段时间以来,一批大中城市纷纷公布更新方案,新一轮城市更新陆续展开。

  城市发展也是不断新陈代谢的过程。只要有城市,就存在更新需求;只要有城市更新,就要做“加减法”。哪些东西需要“加”上去,哪些需要“减”下来,各地具体情况不同,实际操作也各有侧重。但在城市更新的原则和方向上,需要达成基本共识:究竟是“加”还是“减”,应当充分考虑城市的历史脉络和发展需要,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审慎做好论证和实施工作。

  前不久,有的地方在城市更新中大批砍伐成年大树、换种新的树种,造成城市特色风貌显著受损。这则个案反映出城市更新中一个带有共性的思维误区,即认为城市更新就是给城市“换脸”,认定城市原来的“脸”不好看、不中用,需要换一张全新的、更有活力的面孔。用这种“换脸思维”去推动城市更新,必然会乱做“加减法”,让城市变得似曾相识甚至面目全非。对这种“换脸思维”,应当引以为戒。

  做好城市更新的“加减法”,需要辩证认识“新”与“旧”。在城市发展中,“新”未必总比“旧”好,城市更新不能喜“新”厌“旧”,更不能一味求“新”。对于一些具有独特历史人文特色和价值的“旧”事物,不仅不能放弃,还要用心、用力保护好、修整好;即便是对那些一时看起来价值不大、特色不彰的“旧”事物,也要尽可能多地保留下来,精心实施“微整形”、努力实现“微更新”,使其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城市更新带来的“新颜”,应当更多地建立在对“旧貌”进行修整的基础上,大拆大建、大改大修的做法并不可取。

  做好城市更新的“加减法”,也要有工笔作画的精细态度。有位作家在考察佛罗伦萨古城保护时,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该市的市政厅是位于古城中心区的一幢老楼,整幢楼居然没有安装一台空调,夏天再热,人们也只能用电风扇。工作人员解释说,安装空调会破坏老楼的墙体和外观,损害建筑物的历史气息。在城市更新中,我们也应当学习这种慎重对待老城、老街、老楼的态度,尊重历史、重视细节,统筹处理“过去”和“当下”的关系。不管是做“加法”还是做“减法”,都要认真论证、精心实施,避免出现无法纠正的偏差和失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历程,城市发展波澜壮阔,取得的成就举世公认。在此过程中,粗放发展也带来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些建筑、小区、街区乃至城区“未老先衰”,亟待对其进行自内而外的改造提升。在今后的城市更新中,各地既应“慎建”以降低建筑密度,也应“慎拆”以防破坏城市风貌;既要在功能品质提升上尽可能多做增量,也要在“旧貌换新颜”时有意识地保留城市记忆,努力实现城市的有机更新。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