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抢票软件不再抢手 实现购票的机会公平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1年12月28日 10时09分

  元旦临近,各种抢票软件又开始大行其道。铁路部门日前称,消费者使用的加速包并不能拥有优先购票权,无论是哪款购票软件都要在铁路12306购票系统排队。“网络购票难,买个加速包;看似在抢票,实际在抢钱。”抢票软件的营销套路应被公众识破,让抢票软件不再抢手,利于规范网络交易秩序,实现购票的机会公平。

  抢票软件看似实用方便,却往往隐藏着虚假承诺和捆绑销售。一些抢票平台把加速抢票服务细分为低速、快速、高速、极速等不同等级,价格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甚至还可加钱抢靠窗位置。为了吸引流量,网络平台过度吹嘘加速包功能,诱导消费者购买加速包服务。相关部门曾提醒过消费者,抢票软件实为一种委托代理服务,由软件运营方使用购买人身份信息购买车票,并不能保证购票几率。

  从经营模式看,抢票软件惯用的营销套路背后另有隐情。抢票软件不仅收费项目繁多,且大多把收费服务选项设置得十分隐蔽,购票者稍不留意,就可能“被收费”。一些平台声称可免费抢票,但作为附加条件,要求用户必须把软件链接发到多个微信群,形成病毒营销,表面不花钱就能抢票,实为忽悠更多人下载软件,到头来可能票没买到还白给别人做了营销。此外,不少软件存在安全隐患。抢票软件需用户授权购票账号及密码,平台会获取账户中所有常用联系人的姓名与身份证号等信息,可能带来信息泄露风险。

  更重要的是,抢票服务破坏了购票机会公平,易引发社会不满。涉及公共交通的运输,都具有一定的公益性。网络平台肆意加价的行为,是对公共交通公益性的践踏。如果通过额外付款,就能提高购票几率,则扰乱了正常市场交易秩序,损害正常渠道购票旅客的合法权益。对公众而言,购票的机会公平不容破坏。抢票软件利用公众信息差,贩卖出行焦虑。无序竞争会造成市场失序,也会抬高交易成本,最终损害每个消费者的利益。

  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受益,但滥用技术,也会让大众受困。铁路部门应不断升级技术,堵住各种非法抢票漏洞。监管部门应加大对网络平台滥用技术的治理力度。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交通出行方式多元化,路网也在不断完善,购票难现象已有明显改善。随着消费者对网络交易规则的深入了解,抢票软件的市场空间会越来越小。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