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迎来大爆发元年 IFAA联盟共筑IoT安全生态
源 / 新北青网    文 /     2018年05月11日 15时46分

  万物互联的IoT时代,处于大爆发前夜,但各种安全隐患也如影随形。3月28日,由IFAA(互联网金融身份认证联盟)主办的“IFAA 物联网可信连接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主管部门、学术界、产业界的参会者,就如何打造聚焦物联网时代的安全生态,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受益于AI交互技术的成熟,云计算的快速发展,以及产业链软硬件企业的大力推动,IoT有望在2018年迎来大爆发元年,已经成为产学研界的共识。IoT大爆发的同时,嗅觉灵敏、趁虚而入的黑客们也开始出手了。过去十年至今,智能设备遭遇攻击的案例只增不减。

  2018年3月18日,Facebook被曝出超过5000万用户信息被滥用。2015年,浙江公司海康威视的智能摄像头遭到入侵,用户个人隐私被该摄像头在公开网络上现场直播。互联网上,甚至已经出现了破解摄像头的专业软件和教程,一个完整的黑产链条雏形初现。

  在大会现场,8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嘉宾,发言既前瞻又务实,初步描绘了IoT身份识别和安全生态构建的草图。尽快构建与IoT时代适配的全方位的安全生态体系,成为了参会人员的共识。

  “与智能手机行业不同,整个IoT领域相当碎片化、多元化。IoT行业有几百家芯片厂商,在这上面可能有成千上万的整机厂商,再往上有几十万上百万的软件开发者”,全球领先的半导体知识产权 (IP) 提供商ARM公司的资深市场经理王骏超说,“IoT的安全体系,需要芯片厂商、安全厂商、智能终端、服务商等,一块来搭建。单独一家企业的力量远远不够。”

  在IoT大爆发前夜,亟需类似IFAA这样的联盟组织,集合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力量,共筑适配IoT时代的安全生态联盟。

  作为国内主流的身份识别技术行业标准组织,IFAA目前已经汇集了超过160家全产业链不同角色的会员单位,覆盖设备厂商、芯片厂商、算法厂商、安全厂商、标准机构、检测机构等等产业链上下游单位。通过技术合作与标准制定,IFAA对外输出的“身份识别技术行业解决方案”,充分保障了从芯片层到硬件层、应用层等全链路的协议及传输安全,降低了行业开发及适配的成本,有助于支持硬件及应用厂商的快速发展,目前,已有超过36个品牌、230多款机型使用了IFAA提供的解决方案。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