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返乡妈妈创业 凡普信“让爱不再留守”
源 / 消费热线    文 /     2018年06月01日 10时02分

  “有妈妈在,每天都是儿童节。”

  六一儿童节这天,一张主题为“凡普信金融扶贫,让爱不再留守”的海报又一次把人们的目光聚焦在了“留守儿童”和“返乡妈妈”身上。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农村共有超过2300万留守儿童,超过10%的农村留守儿童一年中难见一次父母,甚至分别有3.9%和8.5%的农村父亲和母亲一年也不与孩子联系一次。成长过程中父母关怀的缺位,给留守儿童的心灵造成了难以弥补的伤害。

  “原生家庭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心理学家认为,如果无法实现父母均留在孩子身边的最佳状态,母亲最好是留下来陪伴孩子的那一方。幸运的是,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的不断努力,越来越多的妈妈开始重返家乡,重温“家的幸福”。

  贵州雷山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对于雷山苗岭的许多孩子而言,“妈妈”曾经是一个日渐疏远的称呼。过去,这里的母亲们为了生计,不得不“丢下”孩子,外出打工。2018年,通过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的“让妈妈回家”项目,“凡普信金融扶贫计划”随即来到这里,积极的变化开始发生,通过凡普信提供的公益性小额、低息的信贷信息服务支持,“妈妈们”现在可以一边照看孩子,一边经营着属于自己的事业。

  “返乡创业的感觉肯定不一样,挣钱的同时还能够陪伴孩子读书。”一位从事苗绣的母亲说,接下来,她打算利用凡普信金融信息服务促成的这笔借款在当地成立苗绣体验馆,让更多的母亲参与进来,让更多的母亲可以陪孩子慢慢成长。事实上,不仅是贵州雷山的苗岭妈妈们,在广西、青海等地,许多返乡妈妈、扶贫带头人、农牧民开始通过“凡普信金融扶贫计划”在家乡站稳脚跟,实现“家门口的幸福”。

  据了解, 凡普信“金融扶贫计划”共提供了总额为1000万元的公益性小额信贷信息服务,旨在为农村返乡创业青年、扶贫带头人、返乡妈妈和贫困农牧民等群体进行帮扶,已经相继走进广西、云南、贵州、青海等地。

  一直以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都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民工返乡创业渐成浪潮,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农业农村部给出的数据显示,全国现在已有超过700万人到农村创业、创新,并且人数还在快速增加。但另一方面,返乡创业的制度供给和政策支持还未形成环环相扣、服务到位的完整体系。这其中,返乡创业的资金扶持问题更是重中之重。凡普信这种“金融科技+精准扶贫”的模式,对于返乡创业人群而言,无疑更具可持续性,也更有利于帮助留守儿童实现“每天都是儿童节”的心愿。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