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已来,《新经济在中国》系列纪录片研讨会召开
源 / 中国财经在线    文 /     2018年11月06日 16时51分

  “不转型是等死,瞎转型是找死”,“资本开始回归理性”,“继续前行,在告别了持续的经济高增长之后,中国经济开始步入了新常态,新经济转型成为了人们谈论的热点之一。改变已变,未来已来。

  作为拥有全球最多网民的大国,全球第一的电子商务大国,全球第一的互联网就业大国,新旧技术的换代、新旧产品的更替、新旧动力的替代蓄势待发。中国纪录片有必要重新认识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及其演化的理论内涵,将镜头对准国家和企业的新战略、新布局、新发展,讲好中国经济的新故事、新面貌、新形象。因此,以新经济兴起的宏观背景,细微角度、个人故事梳理中国经济的变革的大型史实纪录片《新经济在中国》在此基础上邀请来自政府、企业、投资机构等嘉宾各抒己见,走进一线探讨创新拍摄方式。

图片1.jpg

  2018年11月2日上午,由来自上海、深圳、成都、杭州等地的政府代表、经济领域的专家、一线投资人及企业家等百余人齐聚中国传媒大学,就产业经济转型、创新驱动发展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研讨会上,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雅欣教授发表了以《现实题材类纪录片在经济题材中的创新与趋势》为主题的分享,作为北京国际电影节纪录片单元评审团主席,她对《新经济在中国》纪录片的发展趋势及创新进行了深入分析交流,提出了在新经济题材的纪录片中,从情绪、故事、观点,以小见大、以点及面的方式探讨新经济对个人、企业和国家的新秩序变革,期待《新经济在中国》为观众带来新的视角及观点。《新经济在中国》以写实的人物访谈、宏大拍摄角度、开放的视野为创作素材,通过人物、企业、地区在新经济中的变化层层递进的方式表达,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正符合了当下受众口味和传播需求。

图片2.jpg

  全国政协委员、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经济学家贾康教授做了《新经济秩序 全球经济未来 20 年》为主题的内容分享,通过经济学原理、技术创新、国际经济局势等方面分析,抽丝剥茧地以全球视角分析中国新经济的变革。《新经济在中国》所体现的深刻涵义,让新经济不同于以制造业为基础建立的“传统工业经济形态”,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石的“新的科技经济形态”,摒弃了标准化、规模化、模式化、效率化、层次化的特点,追求网络化、个性化、差异化、速度化。

图片3.jpg

  对于“新经济”一词,论坛的主持人财政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院苏京春副研究员说,它最初来源是由《时代周刊》在1983年的一篇封面文章中提出的,该刊用“新经济”描述从重工业向以技术为基础的经济的转型,对产业在产品形态、业务流程、产业业态、商业模式等方面的颠覆性影响。比如,近几年,不管是互联网巨头们雨后春笋般的生长,阿里与京东在新经济方面的“激烈对峙”,到2016年DeepMind公司的AlphaGo战胜人类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再到新零售、新材料、新能源等各种新业态商圈的产生和人工智能行业的未来可持续发展性,这些都是新经济成为“炙手可热”的发展风口,从而衍生了这部独具创新意识以及经济热点的纪录片。

图片4.jpg

  同时,作为本次研讨会的主办方,总制片邓丽娟、绍旷先告诉我们,《新经济在中国》摄制组将组织有着多年拍摄央视记录片的经验,在经济题材纪录片领域持续追踪、央视多档纪录片的一流编导团队。他们拍摄的《大国崛起》、《大国重器》、《超级工程》等央视纪录片都受到国际影视界的一致好评,而且这档栏目通过电视、频道官网及合作合作网站、报刊等多种传播方式,联手财经频道,新华社等多重媒体资源,可见各方对于这档《新经济在中国》的重视以及关注。

  以“新经济”全业态为核心主题的纪录片《新经济在中国》拟于2019年底播出,每集选取1个城市、3个企业进行拍摄,串联5个故事,通过“以小见大”的叙事模式记录各种典型事件,再以宏大视角打造中国新经济“编年体史书”,透析中国新经济领域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讲述各类企业最真实的运营方式,生产经验和战略决策,掀开对新一轮成长的憧憬与展望!

  作为集中聚焦新经济领域的纪录片,它的好坏与否,也需要有最适当、最当下、最新鲜的表现手法来烘托。我们知道,纪录片影像的方式去展示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我国信息经济的繁荣程度,体现我国影响制造业国际分工格局的新业态、新模式,从而画面时刻保持严谨活泼,大气磅礴,以经济学原理的基础上,用冷静分析、客观存在、还原真实的拍摄手法,语言风格严肃不失轻松,给观赏者一个视觉、听觉以及思想的一次“新经济”之旅。

图片5.jpg

  《新经济在中国》纪录片还将走进世界多个国家、不同地域的不同经济体,邀请不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投资人等进行多方对话,试图通过讲述不同的案例和商业故事。在拍摄中保持周全的组织人物采访规划,并且合理安排对话时间去解决问题,从而去探索新的发现和尝试不同的拍摄方法。

  毋庸置疑,《新经济在中国》讲述的是在近年来中国新经济发展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影响及探索,其应用范围之广又瞬间引爆了全球创新界的兴奋点。新锐的工作者们不断猜想、设计、探索和研发,产生了诸多可以给经济和社会带来巨大改变的应用和前景、虽然就目前而言,新经济仍旧需要很多问题要解决,但带给我们的是一个新的契机和一个新的转折点。在这样一个飞速前进的科技技术和数字经济时代,工作者们只有投身进去,高度关注并勇于实践,才能成为推动新一轮世界经济走向新轨道的一股新生力量。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