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影视文化产业提案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0年05月25日 15时12分
2020年全国“两会”进入第五天,对我国影视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也有了很多别样的声音。其中不防涉及当下热门的电影扶持、污点艺人、电视频道发展等问题。
据悉,疫情之下,我国演出行业受到巨大冲击。为此,在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一级演员冯远征提出一份关于恢复演出市场的提案,他希望国家艺术基金能够资助受影响较大的民营企业,让他们能重拾信心。同时对近年来正在崛起的网络作家、签约作家、自由撰稿人、独立制片人、独立演员歌手、自由美术工作者、自由媒体人等新兴文艺群体的现状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建议内容主要包括,出台新兴文艺群体职称评审制度,将新兴文艺群体的职称评审,纳入到现有职称评审体系中,在完善我国职称评审体系的同时,也能畅通人才渠道,让他们得到应有的认可。
影视产业作为我国经济的一大支柱,在疫情来临,显得格外“孤独”。为此,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建议应从国家层面建立中国电影业的纾困扶持基金,以项目方式支持电影全行业的发展,对优秀的、已经成型的电影作品的制作、发行进行扶持和补贴;对院线电影给予帮扶和支持,以确保院线能够保有基本的运作能力;对面临困难的影视公司、拍摄基地等地提供技术支持和资金补贴,以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转。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红高粱》《猎狐》的编剧赵冬苓发布文章《关于建立污点艺人使用和惩诫机制的建议案》,建议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责成由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制定设立污点艺人使用管理和惩戒制度。赵冬苓表示,此建议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和约束艺人队伍,有理有据地惩诫污点艺人,管控由污点艺人出现的市场风险,是促进我国影视市场的健康发展的有效办法。
除此之外,她还提到为防止污点一人乱了市场秩序,理应建立专门的对污点艺人行为性质、不良影响进行评判的专业委员会,根据污点艺人不良行为的性质和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分级惩诫。根据不同行业性质的污点艺人,规定在禁入期内组织污点艺人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同时,针对事先不知情而导致有污点艺人参演的作品,建立正规的申诉渠道,并可以在负面新闻被曝光后,给予半年到一年的冷却期,冷却期过后可允许其发行播出。”等5条建议。
随着信息时代到来,媒体和传播环境都发生着变化,这也就滋生了省市级地面频道多而不精、同质化运营、生产能力低下的问题时有发生,进而引发一系类广告违规问题,严重扰乱市场秩序。面对此问题,全国人大代表、主持人曹可凡认为电视频道资源的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应砍掉老旧内容,收缩战线,集中兵力,同时“借船出海”,通过新渠道进行内容输出。他还提出恢复电视剧中插广告,将视频平台的创意广告引入到电视剧中;电竞类节目播出解禁等建议。
据了解,从疫情发生以来,武汉城市的鲜明个性也已深入人心,从加油武汉到加油热干面、直播为小龙虾带货等诸多行动,每一个举动都彰显了武汉文化,为促进地域文化繁荣发展,全国政协委员、导演刘家成在今年的两会提案中聚焦地域特色影视作品创作、地方特色创作人才指导等问题上。他表示,当下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影视作品之所以越来越少,是因为,真正懂得地方特色的创作人员越来越少了。而文艺创作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人才,现如今应当加强地域文化的顶层设计与指导,当地政府每年至少奖励两至三部具有当地浓郁特色、富有中国气质与民族关怀的作品。带动各地文化产业的发展就要加大对各地文化人才进行广泛动员与扶持,避免他们为了生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此外,对于现在网络媒体的不良行为,刘家成表示,如今网络信息化,许多媒体不能尊重事实,没有考察考据就乱写一气,对这种说话不负责的行为要加以抵制和制止。他建议,对于有恶意诋毁、绑架营销等恶劣行迹的自媒体进行管理乃至注销,从而营造一种健康晴朗的网络空间环境。
影视作为我国文化产业的支柱,它有着不一样的责任和义务,不仅仅是一种供人娱乐的工具,更是传播我国优秀文化的一座桥梁,是民族的魂。魂散则形灭,现如今,随着明星天价片酬等影视行业“黑暗”内幕的爆出,让我们不得不用中央力量进行规范和整治,以确保我国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