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向资金来势凶猛 警惕ETF溢价率高企风险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1年01月20日 13时32分

  1月19日,港股市场中的南向资金来势凶猛。一众港股和沪港深ETF上演暴涨行情。一时间ETF作为便利化的投资工具,成为投资者掘金港股的利器。

  不过,在一片涨声中,部分ETF的溢价率高企。Wind资讯数据显示,港股100ETF、上证港股通ETF、港股通50ETF、恒生ETF、恒生指数ETF1月19日的溢价率分别为12.23%、8.22%、8.18%、5.41%和4.92%。可以说,投资者的火热情绪,已经推高相关ETF溢价,导致ETF二级市场的价格偏离基金份额参考净值。

  高溢价之下,已有基金公司提示港股ETF场内交易价格的风险。1月19日,华安基金公告,近期,公司旗下华安港股100ETF二级市场交易价格出现大幅度溢价。1月18日,该ETF二级市场收盘价为1.243元,明显高于产品份额参考净值,投资者如果盲目投资高溢价率的产品,可能会遭受重大损失。1月19日收盘,港股100ETF的收盘价为1.367元,ETF的高溢价不仅未能“刹住车”,反而是愈演愈烈。

  对于港股ETF溢价形成的原因,开放式基金的特点以及互联互通机制下的特定安排等都是重要影响因素。一般来讲,作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除可在二级市场交易外,投资人还可以通过销售机构申购、赎回基金。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除了有份额参考净值变化的风险外,还会受到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其他风险影响,在溢价水平下买入,可能使投资者面临损失。另外,在互联互通机制下,受到跨境ETF模式下结算机制的不同,港股ETF在申赎的时效性上有区别,导致本来可以平抑溢价的资金套利行为的效率和确定性较低,套利资金难以在短时间内抚平一二级市场的差价。

  正因如此,在港股投资热火朝天、港股ETF掘金有道的背景下,投资者还应该注意ETF在二级市场高溢价的风险。切勿不顾产品净值的真实表现,盲目把ETF在二级市场上当作炒作的对象。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