纾困中下游企业需有的放矢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1年05月27日 09时18分

  今年以来,受海外疫情蔓延、全球流动性宽松等多重因素影响,铁矿石、钢铁、铜、铝等大宗商品价格连创新高。受此影响,产业链上下游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一方面上游企业受益价格上涨赚得盆满钵满,另一方面大多数中下游企业却因原材料成本攀升叫苦不迭。

  市场经济是一个系统性的整体,一边倒的市场不利于经济长远健康发展,如果占据市场更大多数的中下游企业没饭吃,即使上游企业过得再红火,也必将拖累中国经济整体复苏。

  面对原材料价格上行的压力,行业集中度、行业竞争格局、议价能力等多重因素将会影响企业的成本转嫁能力。事实上,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连带影响已在多个中下游行业显现,其中,以钢材、铜、铝为基础原材料的家电、电机等制造业受波及程度较深。

  今年年初,家电行业便已掀起一波涨价潮,美的集团、TCL、海尔、海信等企业对冰箱、洗衣机、冷柜等产品进行了价格调整,上调幅度在5%至15%不等。与此同时,在电机、化工等多个领域,由于成本骤升,一些中小企业陷入经营困境。相关企业负责人表示,原材料占据成本大头,当前价格下,生产越多亏得越多。对不少企业而言,订单竟然成了“烫手山芋”,只能停止接单。

  国家统计局数据是强有力的证明,4月份,制造业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66.9%,连续5个月在66%以上的较高位运行。反映原材料成本高的企业比重再创新高,达到61.8%。有机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大部分下游行业亏损企业数占比仍超过疫情前和去年底水平,经济复苏尚不稳固。

  给中下游企业解难纾困必须做到有的放矢。此次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主要原因是疫情下的供需错配。对于政府而言,要坚决依法打击垄断和囤积居奇行为,加强市场监管。加强供需双向调节,落实提高部分钢铁产品出口关税、对生铁及废钢等实行零进口暂定税率、取消部分钢铁产品出口退税等政策,促进增加国内市场供应。发挥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优势,督促重点煤炭企业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增产增供。同时,要防止各地因“碳中和”搞一刀切,人为大幅削减钢铁、煤炭产能。

  对于输入性通胀,货币政策作用有限,过度收紧流动性反而会误伤实体经济。要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和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合理引导市场预期。要落实好相关减税降费等政策,实施好直达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银行扩大信用贷款。

  对于企业而言,也不能坐以待毙。由于供需缺口、美元流动性泛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趋势短期难以缓解。部分中下游企业面临原材料价格持续上行时,可以通过产品结构调整、提前锁定上游供应商供货价格、调升产品价格、费用缩减等方式来减轻负面影响。同时,积极拥抱数字化,通过提高智能化生产水平,在企业内部挖潜力、降成本,消化原材料上涨压力。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