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认清虚拟币并无实际价值,谨防钱财损失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1年09月28日 09时39分

  邢 萌

  日前,多部门联合发文,进一步部署防范和处置虚拟币交易炒作风险,整治虚拟币“挖矿”活动。力度空前的一系列整治措施,重申了监管部门打击虚拟币的决心,既警示了虚拟币投资者,也粉碎了相关利益方的幻想。笔者认为,这次监管部门的介入既及时精准,又果断有力。

  虚拟币屡禁不止的根源在于它的强金融属性,币价极易受人操纵暴涨暴跌。相关利益方经常宣称,比特币等“虚拟货币”未来前景广阔,这种论调误导了不少投资者。有些投资者只看到了“暴涨”的一面,而没看到“暴跌”的另一面。事实上,比特币等虚拟币不是货币,为了维持其币值稳定的“稳定币”也并不稳定。虚拟币存在缺乏价值支撑、价格波动剧烈、交易效率低下等限制,导致其难以在日常经济活动中发挥货币职能。商业机构推出与主权货币锚定的泰达币等“稳定币”,将给国际货币体系、支付清算体系、货币政策等带来诸多风险和挑战。所幸的是,这次监管措施直接将虚拟币与“稳定币”都列为非法金融活动,杜绝了此类风险隐患。

  从现实意义来讲,比特币等虚拟币带来的负面影响远大于所谓的“价值”。虚拟币多被用于洗钱、赌博等非法经济活动,且其生产过程——“挖矿”活动能耗巨大。有数据表明,比特币挖矿的耗电量曾超过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度排在全球前30位。“挖矿”使得环境负担沉重,严重阻碍了国内的减排努力。

  虚拟币所谓的“价值”即“去中心化”“匿名化”“不可篡改”等,并不是币的功劳,而是底层技术——区块链的技术特性。虚拟币所谓的“信仰者”,应认清虚拟币相关业务非法且并无实际价值,谨防钱财损失。

  需要指出的是,区块链技术是中立的,虚拟币只是区块链的一类应用。目前,我国对区块链进行了很多卓有成效的探索,广泛应用于金融、供应链、政务、医疗等各个领域,取得了明显的节约成本、提质增效成果。实践早已证明,具有普惠性的区块链才是正途,能够为实体经济赋能的区块链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