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持续推进对外开放 吸引外资不断流入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2年01月06日 09时22分

  多家外资机构近日发布的2022年中国经济展望报告认为,中国消费将逐步恢复,出口仍将保持韧性。在看好中国经济的背景下,外资机构继续布局人民币资产,认为中国不断推进对外开放能够持续吸引外资流入,中国股市存在投资机会。

   经济增长有韧性

  从经济增长动能看,外资机构普遍看好中国消费的恢复和出口韧性。也有机构认为,政策会促进基建投资从2022年初开始复苏。

  摩根士丹利认为,从增长动能看,强劲的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投资,再加上政策支持和绿色经济推动,会有效应对房地产投资下滑所带来的影响。个人消费可能温和增长,出口仍会保持韧性。

  与市场预期相比,高盛对中国出口和经常账户盈余更乐观。高盛表示,2022年中国出口仍会保持韧性,货物贸易出口增速将达12%。家庭消费将进一步延续恢复态势。2021年半导体短缺影响汽车产销,这个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在2022年有所缓解。有关部门可能会出台更多支持消费的政策。

  惠誉评级认为,2022年上半年,中国工业和出口部门的韧性将为劳动力市场提供稳定性。随着政策发力显效,中国经济增长势头会在2022年中期企稳。基建投资会在2022年初开始复苏,帮助下半年增长前景改善。

  标普信评认为,中国持续有效控制新冠肺炎疫情、不断改善经济增长结构,在共同富裕和“双碳”目标等政策持续推进下,将为企业经营基本面提供良好支撑,大部分金融机构和工商企业信用状况将保持稳定。在保持技术、资本、盈利能力、再融资渠道等优势的情况下,各行业头部企业信用质量将保持良好。

  政策力度料加大

  外资机构纷纷表示,中国宏观政策将加大力度,支持企业减负和绿色投资。

  野村证券认为,2022年中国调控政策可能偏向宽松,将与大多数其他经济体形成鲜明对比。

  花旗银行表示,中国不会施行“大水漫灌”式的货币政策,对债务约束和高质量增长的要求不会大幅放松。政策稳定性和可预测性将成为一揽子政策重要因素。

  标普信评认为,在跨周期调节的宏观政策基调下,货币政策将维持稳健,有利于企业保持融资成本稳定。在稳增长目标下,央行将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吸引外资不断流入

  外资机构普遍认为,在2022年,中国持续推进对外开放,人民币资产仍能持续吸引外资不断流入。

  瑞士银行表示,中国规模庞大且快速增长的市场和不断推进的对外开放,应能持续吸引外资流入。随着全球供应链结构和布局调整,中国有望成为部分行业更重要的上游供应商。在对外开放方面,中国与全球经济融合趋势近期并未减弱。有证据显示,中国扩大开放的意愿不减,且进展不断。

  花旗银行称将继续小幅超配中国股市。相比亚洲其他股市和美国股市,花旗预计,2022年中国股市市盈率有低估值优势,部分领域存在超卖情况,或存在布局机会。

  花旗银行认为,中国鼓励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强调数字化技术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科技企业盈利水平可能在2022年上半年开始上升。科技企业盈利提升或增加中国股市韧性。除科技外,消费也是重要增长主题。花旗银行看好疫情结束后仍具有长期增长潜力的行业,如新能源、半导体和科技等。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