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行业上市公司超8成营收增长!业内却认为仍有软肋?
源 / 中国商业电讯    文 /     2018年09月10日 09时40分

  9月到来,超六成A股上市公司公布半年业绩预告,其中超4成业绩疲软,而传感器行业上市公司却在强大需求刺激下,上演逆势增长。

  除两家公司发展放缓外,该行业其他上市公司均实现营收增长,更有公司利润大增超100%。

  资本市场对此格外庆幸,不过业内人士却认为,中国传感器企业的好日子仍主要得益于全球智能物联网需求的普遍增长。目前我国还缺乏真正的传感器巨头,在下一波智能传感器发展浪潮中仍有较大不确定性。


  增长快但质量低 中国仍缺传感器龙头

  在已公布半年业绩预告企业中,除一家因涉光伏业务亏损外,传感器行业其他上市公司均实现盈利。而除两家外,其他上市企业也都实现了营收增长,传感器行业的好日子让人羡慕。

  不过,业内认为是席卷全球的智能化、物联网化设备升级浪潮让传感器市场获得了这轮“普涨”。传感器相当于物联网终端的‘五官’,用于采集位置、姿态、压力等信息并转换为特定信号。物联网应用升级,必然带来传感器更新。

  业内分析师表示,近年来,汽车产业的智能升级,工业生产中的产品预控,农作物养殖中的精细管理,及环保领域的污染源监控等需求的增长全面拉动了传感器市场发展。

  不过,从这份半年业绩预告情况来看,中国市场仍未催生出传感器行业国际巨头。

  这些上市公司中,营业收入在10亿元以下的占比超过5成。所有企业利润均在5亿元以下。与海外传感器巨头相比,国内传感器企业仍在中低端产品上激烈竞争,并未形成在高附加值产品上的竞争力。


  提升智能性 传感器研发应重未来需求

  业内人士认为,与中国企业掌握的传统传感器技术相比,具备更强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力的智能传感器才是物联网时代主流。

  传统传感器不具备信号处理和组网功能,需连接到特定测量仪表才能完成信号处理和传输。而智能传感器能在内部对原始数据做处理,并通过标准接口与外界实现数据交换,可充分支持物联网设备的智能化与网络化。

  “虽然国内传感器行业上市公司中有近一半企业开始进入智能传感器领域,但因缺乏对未来物联网行业需求的前瞻仍未取得突破。”一位工程师表示,“以交通行业为例,相比于传统传感器,未来更需要适用自动驾驶行业,能采集更精准数据并参与数据处理的智能传感器。”

  全球领先的精准位置服务公司千寻位置表示,已在提供高达动态厘米级定位服务同时,研发“多传感器融合定位算法”和“在线数据调优平台”。

  这两项服务把终端内置智能传感器与精准定位能力与结合,可利用算法完成终端姿态、航向、位置轨迹推算,更可根据不同需求匹配算法,对各类场景定位问题进行识别,实现在线参数优化。

  随着高等级自动驾驶技术的推广,这些服务已逐步走入现实,如果中国的传感器企业能抓住这一机会,匹配生产出更优质的智能传感器,那必将诞生下一个时代的传感器巨头。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