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亿邦国际的总体发展势头十分迅猛,业绩大幅增长的背后,是亿邦国际持续推进模式创新、机制创新的阶段性成果。亿邦国际坚持规模与利润并重,实现了有质量的增长。清晰的发展战略以及品牌影响力的持续提升令企业的成长性全方位凸显,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加强。
继2018年5月嘉楠耘智、6月亿邦国际在香港递交招股说明书之后,2018年9月26日比特大陆也递交了招股说明书。三家矿机生产商相继提交招股说明书,将会对区块链行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从成立时间来看,亿邦国际成立最早,但亿邦国际成立之初从事的主要是通信网络接入设备开发及销售的业务,与区块链并没有直接关系。嘉楠耘智与比特大陆都是2013年成立,成立之初就开始着手芯片的研发。目前,三家厂商一直致力于高性能芯片的研发,2018年,亿邦国际年推出了两个新BPU型号翼比特E9.2及E9.3;嘉楠耘智7纳米芯片设计由台积电于2018年下半年进行批量生产;比特大陆于算丰品牌下推出第二代AI AISC芯片BM1682,并发布第一代7nm AISC芯片。
比较上市前融资状况,亿邦国际最早在新三板上市,嘉楠耘智只有一次A轮融资3亿人民币,比特大陆已完成三轮融资,融资总额7.847亿美元。整体来看,三家企业都是在A轮、B轮,甚至未融资直接上市,相比其他行业,上市较快。
从营业收入来看,比特大陆营收最多,是亿邦国际与嘉楠耘智收入的十倍多,2017年营业收入为173.02亿元,增长率高达808.72%。2017年亿邦国际收入为9.79亿元,嘉楠耘智13.08亿元。
从净利润来看,比特大陆2015年净利润已达到3.34亿元,但同期亿邦国际和嘉楠耘智净利润只有2400万元和200万元。2017年,三家公司净利润都有了明显的上涨,比特大陆净利润48.21亿元,亿邦国际3.85亿元,嘉楠耘智3.61亿元。
但是从净利率看,三家公司净利率均超过25%。比特大陆虽然净利润最高,净利率确是最低,只有27%。嘉楠耘智净利率略高于比特大陆为27.6%,而亿邦国际净利率高达39%。
三家公司作为高科技企业,研发投入一直比较大。2015年,比特大陆和亿邦国际研发投入已超千万元,同时期嘉楠耘智研发投入只有500万。2017年,三家公司都加了了研发投入,比特大陆研发投入高达4.99亿元,嘉楠耘智研发投入超过亿邦国际的0.58亿元,达到1.05亿元。
在产业不断创新发展、智能融合、技术推动的新形势下,数据、场景、流量是金融科技未来发展的基石,在这一基础上延伸出的智能解决方案、智能风控、反欺诈、智能营销、智能催收、智能投顾等业务百花齐放。虽然过程坎坷起伏,但终点明确又清晰。未来,金融科技将成为金融产业下一阶段竞争的核心生产力。
未来,亿邦国际将积极抢抓机遇,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亿邦国际下一步的目标是要改变思维,奋发进取,亿邦国际的明天会更加辉煌。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