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知识付费成为消费热点。如果说,现代人的焦虑促使人不得不去学习充电,那么行业竞争壁垒的降低,则增加了企业的焦虑,于是定制化的企业培训渐成风潮。专注于为企业构建学习型组织的深圳采贝创始人熊珺认为,提升企业竞争力,关键在于提升人的价值。
引入采贝,变革传统培训方式
以机场行业为例。众所周知,机场拥有大量的技术岗位和服务岗位,而目前国内机场人员培训,大多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传授基本技能,方式陈旧。深圳机场用工规模多达7000余人,站点分散业务繁忙,24小时不间断运行,导致基层员工很难集中进行培训。日新月异的时代趋势也席卷到传统机场行业,对机场管理和服务的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
2017年,深圳机场引入采贝平台,利用采贝自主研发的大数据分析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逐步搭建起一个供机场工作人员随时随地、移动学习的平台。
作为第三方技术支持与内容运营方,采贝独立开发的“采贝”手机移动端,汇聚起深圳机场的内部学习资源,并开放共享。培训人员可通过开展微课开发技术培训、课程分级管理等方式,逐步完成在线课程开发,建立企业移动知识资源库,实现了培训移动化、数字化管理。
在采贝的协助下,深圳机场教员培训和员工的学习方式,正悄然发生转变。
对标树标,让职业培训如影随形
深圳机场把2017年视为“能力提升年”。在这一年,机场首次引进采贝平台,为一线服务人员和工作人员构建前沿的机场行业知识库,创造有价值的培训内容,突破时间、地点限制,让职业培训和学习如影随形,效果显著。
教学移动化,是近年来机场员工感受到的培训方式的重大变化。自从引进采贝手机移动端,深圳机场的培训人员可利用任何时间进行微课制作,并且可根据培训内容自主选择图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基层人员也可以摆脱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一键开始学习。
从实践结果来看,采贝为深圳机场打造的专属移动学习产品,一方面实现了教员培训和员工学习移动化、数字化,让职业培训随时随地可进行,另一方面,也为深圳机场释放了巨大的人才潜能,为新时代下机场的转型发展奠定扎实的人才基础。
经过一年的变革与尝试,深圳机场迎来了2018年的“对标树标年”,对标是方法,树标是目的,机场员工也在边做边学中逐步提升职业技能和个人价值。
如今的深圳机场,不仅是专注于自身品牌打造的行业翘楚,更是高度关注员工发展的领航企业。采贝也在这次合作中深度洞察形成了机场行业知识图谱,切实助力深圳机场提升人才价值,提高企业效率。
截至2017年底,采贝在机场行业已实现37%的市场渗透率,成为国内公共服务行业公认的智慧化质量学习平台。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