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助:中国9000万抑郁症人群,除了惋惜还能做什么?
源 / 中国商业电讯    文 /     2019年10月21日 14时35分

  日前,因明星自杀事件的热榜话题,抑郁症这一关键词被提及多次。


  根据《柳叶刀》的数据:中国的抑郁人群已达到 9000 万,平均每 11 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抑郁。


  如果这份数据仍然不够具体,那么另一组数据可能更为触目惊心。在《中国抑郁症流行病学和年疾病负担》的报告中,在中国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已超过3%,抑郁症患者中接近一半47%会致残,抑郁症会使人损失超过6个健康寿命年。而放眼全球,预计有3.5亿人患有抑郁症;每年有80万人因自杀死亡,大约每40秒就有一人选择轻生。但全球只有不足一半的患者(在许多国家中仅有不到10%的患者)接受有效治疗。


鍥剧墖1.jpg


图注:抑郁症引发自杀数据


  可怕的是,抑郁离我们如此之近,我们对于他的认知却低的可怕。2017年发布的《中国网民抑郁症调研报告》显示,在1万多名受访者中,硕士及以上学历人群中对抑郁症比较了解的比例只有10%,而高中及以下学历人群,甚至不足3%。而这里面,有将近50%,是通过明星热点了解接触到抑郁症的......


  作为普通人,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抑郁症呢?为此我们对心之助情感心理咨询平台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咨询师卢悦老师进行了采访。


鍥剧墖2.jpg

图注:心之助情感心理平台首席咨询师卢悦


  留意你的批判,不要让“矫情”成为杀手


  卢悦老师表示:抑郁症是伪装的最好的杀手,它深藏于人们的认知盲点中,无声无息的剥夺人们的生命。


  如果我们平时得个小感冒,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吃点感冒药,打个针也就差不多好了,谁都不会认为小感冒值得去住院,但是如果你去过西藏,并且得了感冒,只要你去开感冒药,有一点咳嗽,就一定会被建议去医院检查。因为夺人性命的肺水肿,和感冒的症状非常相似。


  而抑郁情绪比肺水肿还要可怕,它的可怕之处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即使听到抑郁症患者说“我感觉很难受,情绪很低落,不想活了……”等此类负面感受的表达,常常给予的是:“你想多了,别太矫情,会好起来的,挺一挺就过去了……”等敷衍的反馈。


  在恐惧脆弱、否认脆弱的社会认知中,抑郁症穿上了“脆弱”的外衣,导致人人对脆弱避之不及,就连抑郁症患者本人都会觉得羞耻,收到求救信号的人又如何能够理解这份脆弱呢?


  这就导致已经站在悬崖边上的抑郁症患者,失去了被救助的机会。


  “连最亲密的人都不能理解自己,求救还有什么意义呢?”这往往成为抑郁症患者放弃生命前的最后一句呐喊。


  识别抑郁症不难,难的是多问情况。


  卢悦老师说:抑郁症的症状其实很好识别,比如睡眠絮乱,出现失眠或者嗜睡的症状,食欲激增或者丧失,开始回避社交,对任何事情都开始没力气,负面情绪爆棚,有自残和自杀的意念。如果以上情况出现两周以上,那么请务必要到医院进行检查,或者拨打心理援助热线进行求助,而患有抑郁症的人不能及时得到帮助,除了识别困难,以及患病羞耻的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失去行动意愿,就像没电的手机,想叫车去医院,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也许他们会耗尽最后一丝力气,打电话给最亲密的人求助。而接电话的人可能完全不知道,这通电话意味着什么,或者正忙着手里的事情匆匆敷衍,为此无论多着急这三个问题一定要问。


  “你感觉很糟糕么,多久了?”


  “你现在是一个人吗?”


  “你在哪里啊?”


  无论是亲人,爱人,还是陌生人,在最困难的时候,保持1秒钟的耐心,就是最大的善意,就是对抑郁症患者最大的帮助。


鍥剧墖3.jpg

图注:心之助情感心理平台首席咨询师卢悦


  患有抑郁症并不可耻,承认脆弱才有机会勇敢。


  心之助情感心理平台的卢悦老师说:我们刚刚出生的时候都非常的脆弱,吃喝拉撒都要依靠父母的给养,这个时候没有人要求婴儿坚强,是因为接纳这种脆弱是父母的责任;


  情侣热恋的时候,女人躲在男人怀里哭泣的时候,没有人要求她坚强,只会觉得要保护好这个女人,因为接纳这种脆弱会让人觉得自己强大;


  失去亲人时,痛哭流涕,伤心欲绝,甚至生无可恋的时候,没有人要求你坚强,因为这种脆弱我们都会经历;


  抑郁症的背后是无数个日日夜夜积累的苦楚,这些过往也去看起来不起眼儿,所以求助者往往无法说出具体痛苦的部分,单独描述出的部分仅仅是冰山一角,导致迎来嘲笑和不解。这仅仅是因为:旁观者无法经历抑郁症患者经历的内心感受。


  如果有一种方法,能够让旁观者感受抑郁症患者的感受,那么我相信所有的人都会明白,每一次内心的抗争都像是蚍蜉撼树一样艰难,像是烛火要照亮整个夜晚一样困难。


  心之助情感心理平台呼吁大家,在当今社会,任何人都有罹患抑郁症的可能性,不要让偏见扼杀那些想要活下去的人。即使我们不理解抑郁症,也需要具备识别抑郁症的能力,我们一份善意的问候和耐心的关怀,都有可能挽救一个生命和一个家庭的幸福。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