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是否“宽严失据”,底线在哪里?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0年07月22日 16时02分
7月20日,“浙大强奸犯学生留校察看”登上了热搜,不少网友对浙大议论,认为浙江大学的处理,有失妥当,太过“包容”,舆论场场甚至出现“强奸犯不开除”的质疑。
7月18日,哈工大两名大四学生作弊被开除,这两项对比下,网友魔幻了,考试作弊的学生被开除学籍,犯了强奸罪的学生却只是留校察看,一年后还能够申请解除处分,这让不少人感到惊讶。
对于哈工大的处分,我们不质疑,质疑的是浙江大学的留察看一年,是如何做出的,本该严厉的地方,选择了宽容。努某是2016届的学生,是今年的应届毕业生,浙大如何“留校察看”?人都毕业了,都不在学校了,谁来“察看”努某?当努某的处分期满,学校是撤销处分还是不撤销处分?
不少网友认为处罚太轻,2013年武汉一位大学生因为盗窃室友财物,被学校给予开除处理。学校开除的依据是作案价值在500元以上者,给予开除学籍处分。两项对比下,作为女性来说,不经想问,女性的身体,还比不上500元?女性的权益谁来保护?
21日下午5时15分,浙江大学发布《情况通报》申明:“针对网上反映关于该生的相关情况,学校高度重视,立即启动了后续调查。……一定会以事实为依据,严肃处理一切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绝不姑息。”
近年来,浙江大学对其违反法律法规的学生作出处分案例不少,但其中不乏有些处理决定系不恰当的处分。
2018年至今两年的时间,浙江大学曾给出7名学生“留校察看”的处分决定。其中有两个吸食毒品,其中一人在今年1月解除为期一年的留校察看。中国各大高校对于刑事犯罪的学生是否予以开除,有不同的规定。
北大和浙大相似,对于受到刑事处罚的学生,将酌情给予留校察看或开除学籍处分。而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在校规中明令规定,触犯国家法律构成刑事犯罪的,将直接给予开除学籍处分。
浙江大学是一所包容的学校,包容是好事是美德,但是要有底线,我想问一句,浙江大学你的底线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