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社会“冷漠症” 从搞好邻里关系做起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1年02月04日 13时55分

  你是夜班族,清晨被邻居敲墙的装修声惊扰了一场好梦;你是年轻的父母,夜晚你的宝宝在邻居激烈的游戏打斗声中啼哭不止……城市里,邻里之间这样的小摩擦难以避免。你会怎么办?

  据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客户端报道,25岁的杭州青年小张,家住萧山某小区的10楼,在一家培训机构从事培训工作,业余时间在某平台担任游戏主播。那天,小张正在直播英雄联盟艾欧尼亚大陆定位赛,由于太过激动,不知不觉间声音就大了。9楼的邻居上门来沟通,手上还拎了一袋梨。

  邻居上有老下有小,孩子正在读书。小张马上道歉,当场认错。第二天想想还是过意不去,他又写了一封“致亲爱的邻居”道歉信,买了零食等小礼物上门赔礼。接下来,他更改直播时间,并且取得粉丝的体谅……这一系列操作下来,邻里矛盾化为乌有。小张的道歉信,因态度诚恳、言辞幽默,意外获得了网友的点赞。

  这一场邻里矛盾如此解决,着实让人感到欣慰。被扰者得理也饶人,上门沟通还拎上一袋梨;扰人者认识到错误,从语言到行动,扎扎实实地表示歉意,且拿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扰人者与被扰者,通情达理,互相体谅,这一幕堪称解决邻里纠纷的教科书般的范例。这则新闻像春风一样有暖意,可以说,是杭州邻里关系文明化的一个缩影。

  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邻里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具体表现之一。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邻里关系是难以回避的,中国人向来重视邻里关系,有“千金买邻”的俗语,“六尺巷”的典故亦流传至今。

  杭州素有重视邻里关系的传统。钱江晚报带头发起的邻居节,从2004年直到今天,已经陪伴大家走过了17个年头,成为渗透到每个杭州人日常生活的节日,也成了杭州文明素养的金名片。

  当下的城市,越来越多的人住进高楼大厦,主动或被动地告别了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的“熟人社会”。邻里之间亲密互动日渐稀少,甚至有人一个小区住了十来年,不知对门住的是何人。正是因为彼此冷漠,一旦发生摩擦,小事就会变大事。

  然而,不论时代怎样变迁,科技怎么进步,生活如何便捷,邻里关系都不是可有可无的。

  面对去年延续至今的新冠疫情,人们彼此守望相助,让我们对邻里关系有了新的认识。我们生活出现小困难,来自邻里的帮助很多时候比亲人来得更及时。

  根治社会的“冷漠症”,从搞好邻里关系做起。邻里相处,还得像小张与他的邻居一样,换位思考,以心换心。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邻里关系就是在这样的你来我往中慢慢升温的。

  评论员陈江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