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元吃海底捞 是理性消费,还是“吃便宜”呢?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1年04月19日 10时03分

  17元吃海底捞 别给扣“薅羊毛”的帽子

  只要契约不废,市场法则不失灵,则一切都合理,大可不必操心太多。

  有人称自己花17元吃了一顿海底捞。其在帖子中称,一个人,打算点4元的面。觉得太单调,于是点了一个7元的。还打包了不少零食,吃不完的花生,水果,牛肉粒。

  这一顿饭吃得如此便宜,与网友印象中的海底捞消费不相符。经济实惠的消费却引发一些争议,有网友认为,这样的“吃法”不适合去海底捞这样的大品牌、高消费之地。但也有网友认为,该付的钱也付了,又没吃霸王餐,17元消费没啥不妥。

  海底捞门店方面则表示,客人想怎么消费,愿意消费多少是他们的自由,客人只要进来了,都会接待的。“就算是一个人,只点了清水锅和一两样喜欢的菜,我们也会正常服务,不会区别对待。”

  不管怎么说,吃一顿饭能上热搜,说明这种“吃法”确有“不同寻常”之处。那么17元一顿海底捞,到底是理性消费,还是“吃便宜”呢?

  也有网友称,有些人到海底捞只点很便宜的菜品,然后在清水锅里煮自带的螺蛳粉等。不少人纷纷效仿,还有人传授“最全省钱大法”:“6个人9块钱吃垮海底捞”、“8块钱吃海底捞,四个锅底真过瘾”……这些算不算“薅羊毛”?

  至少“17元吃海底捞”算不上“薅羊毛”,因为这在规则之内。按理说,合乎规则的就是公平的,网友们大可不必为商家鸣不平。就算“17元吃法”影响到商家的效益,这也是经商不可避免的合理成本。至于说,有网友担心海底捞的规则会被某些“理性消费吃法”玩坏,可能导致涨价或菜品抽条……这恐怕是过虑了。我们一定要相信,商家会比顾客更理性。有些免费待遇或顾客福利,对商家有利无利,人家肯定冷暖自知。以这件事来说,海底捞不怠慢任何一位顾客、哪怕无利可图但服务绝不走样的“契约形象”上热搜后,其收获的形象广告效应,恐怕是花多少钱都换不来的。

  “17元吃海底捞”,实际上是一个围绕商业契约精神与市场法则的话题。只要契约不废,市场法则不失灵,则一切都合理,大可不必操心太多。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马涤明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