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袁隆平:他是我们年轻一代最值得追的"星"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1年05月24日 10时10分

  “没有袁老,很多中国人就吃不饱饭。他是我们年轻一代最值得追的星。”“90后”女孩杨诗琪在得知袁隆平逝世的消息后,当晚即从西安飞到长沙,23日清晨赶到殡仪馆为他送行。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22日因病医治无效,在湖南长沙去世,享年91岁。

  23日的长沙阴雨连绵,街上行人不多,略显冷清。但明阳山殡仪馆内外却挤满了前来送别“袁老”的人。人们献一束花、鞠一个躬,表达着哀悼与敬意。

  22日下午,袁隆平遗体运抵殡仪馆后,一批又一批民众便自发赶来送别。中新社记者在现场看到,从当日下午到次日凌晨4时许,前来悼念的民众就络绎不绝。23日,殡仪馆专门设立群众悼念厅。上午8时许,前来悼念的人群十多人一横排,队伍长度超过1公里。

  杨诗琪停留在悼念厅外久久不愿离去。“没想到有这么多同龄人来为袁老送行。”她说,“我也追过明星,大多是看他们的演唱会。但是追袁老这颗‘永远的星’,我从来没有迟疑过。”

  送别的人流中,大多都是年轻面孔。他们用各自的方式表达着感念。7岁的长沙小朋友何芊璇为袁爷爷画了一幅《禾下乘凉梦》;20岁的湘潭小伙何焱用花瓣拼接了一幅袁老像;24岁的大学生张意祥书写了一幅袁老创作的歌词《我有一个梦》……更多的人则是将自己想说的话写在纸片上,与鲜花一起放在遗像前。

  “从来没有如此之多的民众自发前来悼念一位逝者。”一位殡仪馆工作人员感叹说。

  敬献鲜花、合十祈福、鞠躬致敬。31岁的左筠让6岁的女儿反复练习,直到动作标准才带她走进悼念厅。“袁隆平为人类作出的贡献太大了。我和我的下一代都应记住这个名字,继承他的意志,完成他的梦想。”

  刘鹏和樊飞燕是一对情侣。他们当天原本要去南京工作面试,却选择前来悼念。樊飞燕说,“袁老就在我们身边,如果没有他,很多中国人可能都会挨饿。没有什么事比吃饭的事更大了。我们没有理由不向袁老表达我们的感恩之心。”

  23日下午,阴雨渐大,前来送别袁隆平的人群未见减少。在井然有序的排队人群中,依然有许多年轻面孔。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