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就能赚钱? 警方侦破粉丝福利群网诈案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1年06月23日 10时18分

  本报讯(记者卢志坚 通讯员张沛平 唐健)抓住13岁左右的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有一定消费能力,且有机会使用父母手机等特点,某犯罪团伙竟然催生出新型网络诈骗手法,让人防不胜防。日前,经江苏省宜兴市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依法以诈骗罪判处曹某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3万元(由于该团伙是跨地域作案,其他成员仍在进一步侦查中)。

  2020年12月5日,宜兴市公安机关接到当地群众吴女士报警,称有人通过网络明星粉丝福利群,发布“扫码返利”的虚假信息,诱使她的孩子扫码支付,共被骗取8.2万余元。同日,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并通过技术侦查手段,在射阳县一网吧内将犯罪嫌疑人曹某抓获,曹某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据曹某供述,一次偶然的机会,其加入一个网络QQ交友群,后来得知,这个群其实是一个网络诈骗交流群。群里的人扮演不同的角色,有拉人进群建“鱼塘”的,有实施诈骗的“渔夫”,还有提供收款码的“码商”。该诈骗团伙时常在群里交流经验,分享话术,有时也会相互配合实施诈骗。

  今年3月,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后,承办检察官审查案卷时发现,这是一个专门针对13岁左右的未成年人实施诈骗的团伙,整个诈骗步骤分为:买号拉人建群,即该团伙成员先在网上花钱买两个QQ号,一个QQ号用来建立明星粉丝福利群,另一个QQ号充当群管理员,然后以3.5元一个人的价格,往群里拉13岁左右的追星族,直至满200人建好“鱼塘”;释放诱饵“钓鱼”,即该团伙把进群的未成年人当作“鱼塘”里的“鱼”,以群管理员身份发布“扫码返利”的虚假信息,释放诱饵,待“鱼”上钩后,该诈骗团伙会在群内寻找提供二维码的码商,将收款的二维码发给进群的未成年人;诱骗扫码“收网”,即进群的未成年人扫码付钱、询问返利时,该诈骗团伙以“未成年人无法领取福利”为由,让进群的未成年人用父母的手机,并以“未收到验证码”“支付未成功”为幌子,要求未成年人多次扫码,骗取未成年人及其父母的钱财。曹某在整个诈骗过程中充当“码商”的角色,明知对方是诈骗所得,仍提供微信账户用于接收被害人转账的赃款,短短一晚竟接收赃款5.7万余元。

  今年4月,宜兴市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曹某提起公诉。法院日前作出如上判决。

  卢志坚 张沛平 唐健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