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名人足迹,感受江南香山底蕴
源 / 北国网    文 /     2019年12月24日 10时20分

  江南的秋是浪漫的、诗意的,既有成熟的风韵,又有洒脱的禅境。驾车沿着滚滚长江水,来到江南小城张家港,这里红尘弥漫,落叶潇洒,别有一番风味。寻着历史名人的足迹至香山脚下,仰望山上的聆风塔,耳边的风似在浅唱低吟。


千年故事,缔造悠久之韵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香山的海拔虽只有136.6米,却因2000多年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在江南为数不多的山中独领风骚,引得无数游客前来游玩。传说春秋时吴王夫差遣美人上山采香而得名香山。香山自古风光旖旎,古迹众多,雄伟而不乏典雅,素有江南名山之誉。古往今来,无数名人在香山留下许多足迹。



  顺着蜿蜒的石阶上山,一边赞叹沿途的山林之景,一边感叹古人在此留下的悠久故事。大禹治水路过香山手捧圣过潭里的清泉解渴;吕洞宾与张果老在棋盘石下棋对弈;西施采摘马蹄香曾于梦香轩小憩;还有铁拐李因嗜酒沉睡醒来不见众仙,忙着追赶,情急之下,将酒葫芦直甩香山之顶,便甩出了一个葫芦塘。


  一路走一路听香山将悠久的故事娓娓道来,在这千年的古老时光中感受空气里弥漫的丝丝古韵,扣动心弦。


  名人真迹,书写典雅之韵


  香山景点众多,若说到一定要去的,那肯定有梅花堂。堂前,仰首便见一块黑底金字的横匾悬挂于正门上方,匾文曰:“梅花堂”,落款是“眉山苏轼”,行书字体,龙飞凤舞。大门两边有副对联:“梦中山水胸中志,足底烟霞笔底文”。还未登堂入室,就令人有一种豪气云天、气魄非凡的感觉。梅花堂后面别有洞天,后檐下亦有一匾,是集乾隆字,录乾隆语:江天一色。两边亦有对联,道是“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正是苏东坡《红梅》里的诗句,与前厅中的对联互为呼应。



  还有一处便是荷花茶厅,旧时是香山一大胜景。清光绪年间建成之后,凡上香山游览的名人雅士,大多去此茶厅品茗、小憩过,其环境之雅、品味之高,为当时的人们所称道,茶厅门额上有两江总督左宗棠来香山巡查江防时所书“清凉世界”四个大字,就是有力的证明。


  一路走一路赏古人在此留下行云流水的豪情真迹,在这飞檐翘角的古建筑中感受秋的幽幽静谧,舒爽清心。


  文人骚客,挥洒诗情之韵


  文人骚客多喜游历香山,更是挥洒诗情为香山着墨。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多次登上香山,为这里的山、水风光留下了诗词、赋文,赞叹曰:“千年迹冷荒丘,一旦香生群玉,不特花香、境香、梦亦香,可谓不负此山矣”!清康熙在《江阴县志》中赞:“香山突出平壤,高峻磅礴,甲于他山”。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四顾香山,赞叹着“寄迹山中日看犁云耕雨,忘机世外时欣弄月吟风”。


  一路走一路感受诗词中的雅趣风流,在这浓浓山清水秀的意境中感受香山的诗情画意,晕染我心。


  一路走一路惊喜连连,


  江南香山的更多秘密还待你来发现。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