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大疫之后,中医药成为热点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0年05月22日 13时20分
  受新冠肺炎影响,推辞两个多月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两会终于在2020年5月21日举行。

  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发表重要讲话,李克强总理表示: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能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疫情,保障了人民基本生活,十分不易、成之惟艰。我们也付出巨大代价,一季度经济出现负增长,生产生活秩序受到冲击,但生命至上,这是必须承受也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据了解,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起到了重大作用,中药的临床有效性也由此被证实。在此次两会期间,中医药也再次引起重视,针对中医药如何更好地为公共卫生服务以及后续如何促进行业发展,多位全国两会代表提出了相关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张伯礼院士提议将中医药纳入应急体系。他说:中医药纳入应急体系,这样可以让中医药在紧急情况下第一时间投入使用。他表示,医务人员到基层去,政府应该采取鼓励 政策,特别是大医院的大夫,应该能够定期轮换到基层去帮他们。同时,对一些年轻的医生来说到基层去锻炼,是他们的再进修、再提高机会。他同时表示政府政策可以再活一点,够解决问题就可以。

  另外,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专家组副组长张智龙表示,在法律法规上,应尽快修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增加发挥中医药作用的相关规定,以更好地落实《中医药法》,畅通中医药参与疾病预防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的渠道,为发挥中医药的预防和应急处置,提供人、财、物的制度保障。其中全国政协委员卢传坚认为,应在国家、省、地市级疾控中心专门设立中医药管理部门和中医药研究室,为中医药常态化进入传染病防控的流调、监测、决策、规划、防治和研究全过程提供保障;同时在传染病防控规划中,可将传染病救治体系健全的中医类医院纳入定点医院。另外,成立中医理论指导下的瘟疫预测与预警、抗病毒中药活性物质筛选平台,以确保中医药常态化快速有效的推进。

  在会议前,司富春表示我国应当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加强中医药抗病毒研究、加强中医药治疗急危重症研究和运用、加快推进中医药深度融入“健康丝绸之路”建设、将中医药纳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等制度,以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其中,全国人大代表徐镜人认为,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暴露我国中草药储备的不足,未来我国应当加强中草药种植,加大力度保护中医药传统产品与传统工艺,关注中药信息化、智能化制造体系建设,引导、扶持中药产业全链条实施智能化升级,提升中药质量控制水平;实施道地药材规范化种植,以促进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他说“我们要在尊重中医药特点的前提下,利用现代技术,通过循证研究证明中医药的有效性,构建科学的中药发展体系。”

  此次疫情,给我们带来悲痛的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不足,在我国疾控系统建设和疾控系统人才队伍能力方面有待提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球公共卫生中心主任董小平表示,面对此次疫情的的惨痛教训,在理念上我们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预防医学或者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最高追求就是平安无事,而要保证平安无事是要付出很多的代价与努力,所以长期性、常态性和日常性是首要概念。需要进行“平战结合”的改革,平常训练不够,“战”永远不够,理念上一定要重新树立预防为主。他提议,在疾控行政权方面,应在适当的情况下,不与平时以土地化管理为主,暂时赋予上级疾控部门一定的行政权力,可以调配资源。在此过程中,还要在机制和体制上打通疾控与医院之间的信息联通。另外,我国应建设出一批专业的疾控队伍,疾控队伍不仅仅是要科技和人才为这支队伍提供支撑,更关键是机制、体制要通过此次疫情得到根本的改变,只有这样,我们国家的防御者或者国家的守护者才能够真正做到守护。

  新冠疫情对全人类来说是一场灾难,但也是推动人类文明的重要动力,在此次疫情中,人类更清楚的意识到自然界的不可抗力,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因此,我们才更应该去解决这些问题。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教授凌锋表示,如今不仅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上到天、横到边、纵到底”的疫情预防防控体系。还要拥有一个“三转换”的卫生健康体系,用来平疫转换、平战转换和平灾转换。同时,对原有的分级诊疗改为分诊医疗,充分利用互联网打造互联网智慧医疗体系,通过人工智能资源配置,达到更好的医疗效果。

  纵观两会,受新冠疫情影响,中医药越来越得到认可和肯定。通过此次疫情,让更多国家意识到中医药的重要性,对于我国来说无疑是好的开始。中医药救人不只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智慧结晶,更是民族瑰宝,是其他西方国家所没有的,也是西医无法逾越的。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