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新冠病毒“二次感染”:还可能发生但症状比首次感染轻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0年08月28日 11时02分
8月25日,香港报告了全球狩猎新冠肺炎康复患者二次感染病例,随后,荷兰、比利时巴西相继报告类似病例。
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临床副教授杜启泓表示,新冠病毒和其他引起普通感冒的病毒是相同的,有可能在人权中持续存在。报道公开后,8月25日上午,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曾发微博称,这个案例需要再一步研究,还需要在更大的感染人群中进行观察。
8月27日,首都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中心二科主任梁连春接受采访表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会陆续出现“二次感染”患者,但人们无须过度紧张,“二次感染”的症状通常会比首次感染要轻。
康复患者为什么会出现二次感染呢?
梁连春表示,一是患者在感染后身体产生的抗体时间可能不会太长,抗体会随着时间逐步下降,有特殊情况的可能会在短时间消失。二是病毒发生了变异,患者此前感染的是一种病毒,康复后又再次感染了另一种与之不同毒株的变异株。
曾有媒体报道,多国通报发现新冠病毒发生了变异,在印度发现了两个新的病毒谱系,73个新冠病毒毒株的新变种,马来西亚也发现了4例D614G变异毒株,而且传播传播速度可能比一般毒株快10倍。
如果是病毒变异,引发的二次感染,是不是意味着在新冠病毒高发和流行地区,再感染会成为一种常态。假如,亚洲的毒株和欧洲的毒株不一样,亚洲人在去到欧洲时可能会被感染。
二次感染发生的概率有多少?
梁连春表示,这种情况以后会陆续发生,但发生的概率目前不好判断。各个国家的防疫措施不同,发生的概率也是不同的,中国的疫情防控措施比较严格,发生的概率比较小,部分防疫措施宽松的国家,发生的概率会高一些。
如何预防“二次感染”?
梁连春认为,大家不必太恐慌,因为首次感染病毒时所产生的抗体多少对多少还会起到一定作用,“二次感染”应该会比首次感染的症状要轻。预防“二次感染”其实跟以往的防疫措施是一样的。人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个人防护,尽可能避免到高危场所,接触高危人群。另外,接种新冠肺炎疫苗也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