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防卫认定新规来了,矫正“谁死伤谁有理”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0年09月03日 13时50分
“于欢案”“昆山龙哥案”等涉正当防卫案件引发广泛关注,亿万网民参与讨论。怎样算是正当防卫,正当防卫的度在哪里?进入新时代后,老百姓对社会的公平、正义、个人权利有了新的认识。
9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的指导意见》,对于符合正当防卫成立条件的,坚决依法认定,切实矫正“谁能闹谁有理”“谁死伤谁有理”的错误倾向,对防卫人过于严苛。
《指导意见》对依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应当坚持的理念、应当把握的规则,特别是司法实践中容易把握出现偏差的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
“死者为大”的观念在社会上仍然根深蒂固。有的涉正当防卫案件在处理时之所以出现偏差甚至严重失当,是认为死者为大。这种不问是非、不分对错一味强调“人死为大”的观念显然与法治原则不相符。《指导意见》强调必须把握立法精神,严格公正办案,切实矫正“谁能闹谁有理”“谁死伤谁有理”的错误倾向。目的是要捍卫法治精神,让司法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
要把防卫人当普通人,不能强人所难,办案人员必须结合具体案件情况作出准确认定。坚持一般人的立场作事中判断,即还原到防卫人所处的具体情境,设身处地思考“一般人在此种情况下会如何处理”,坚持综合判断原则,
正当防卫案件充分考虑常理、常情,要注重查明前因后果,分清是非曲直,确保案件处理符合人民群众的公平正义观念,真正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