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1对1大浪淘沙,学霸君等头部企业壁垒已形成
源 / 新广商讯    文 /     2019年01月24日 14时18分

  近日,在线教育机构猿辅导关闭1对1辅导,未来将聚焦在主要营收来源的业务上,即大班课业务。据悉,猿辅导累计已获得7轮融资,最近的一次是在2018年12月完成了由腾讯公司领投的3亿美金融资。尽管如此,在面临师资缺乏、用户付费能力等困境之时,也不得不忍痛割爱以求自保。一时间,行业内对在线1对1业务是否能撑过资本寒冬的讨论甚嚣尘上。


  回顾2018年,对于在线1对1赛道来说,的确是不平静的一年。从接二连三收到新政策新规定,再到学霸1对1、理优1对1相继被曝出财务危机,公司停摆,从此正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种种爆雷事件,让从业者不得不承认,在线教育经历过资本追逐的狂热期后,终于迎来了阵痛期,这种残酷的洗牌并不会短时间内停止,只会大浪淘沙趋于冷静。而这种竞争环境的改变,也让教育企业纷纷开始审视自身,野蛮生长后留下来的必定是造血能力强,真正有实力的企业,依靠逐步形成的核心壁垒,提升门槛,让后来者无法再与头部企业相抗争。


  突围在线1对1下半场,用匠心坚持做产品


  据业内人士表示,教育行业产生的马太效应(即强者越强,弱者越弱循环)愈加明显,只有浪潮褪去后才知道谁在裸泳。如何快速突围并且站稳脚跟,已经迫在眉睫摆在了教育企业眼前,像过去单纯靠融资烧钱的时代已经过去。


  经纬创投张颖强调,“所有轻公司以后都会做重,也必须做重,只有做重才能有效抗拒巨头杀入,也唯有如此才能做大。”这一点同样得到了学霸君创始人张凯磊的认同,他认为,技术并不足以形成一个公司的绝对壁垒,一个机器人可以做,其它机器人经过一定时间的打磨,技术的攻克,甚至可以掌握相同的技术,做重做深基础设施建设才是企业成活的根本之道。


  那么,什么才是学霸君所说的基础设施建设?据了解, 自2015年左右学霸君便已开始自研系统之路,是国内智能化教育领域最早采用自主研发系统的企业之一,自研系统包括,学霸君1对1的上课系统以及内部教育过程中使用的系统。也就是说,从加入学霸君1对1开始,学生与老师使用的所有系统全部由学霸君自主研发。比如,上课提供音视频服务的系统,以及老师与学生实时互动的监控系统,等等,全面支撑学霸君500万学员可以同时在线接受课程。同时,学霸君1对1也在很久以前就开始了组建属于自己的教研老师团队,通过学霸君1对1的教学体系培养出来,让老师与系统完美配合,充分保证教学质量。


  据悉,学霸君1对1作为K12在线1对1赛道的头部代表企业,发展实力早已不容小觑。截止到目前,学霸君1对1现已拥有近4万名签约老师,签约续费率87%,半年流水接近5亿,2018年流水超过10亿。


  三位一体筑建壁垒高墙,自我造血成为中坚力量


  教育行业从信息化到在线化,再到如今的智能化,发生了很多让人惊叹的可喜变化。根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预计2020年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将达2.96亿人,伴随二胎政策全面开放,80、90后父母也更加容易接受在线教育的付费方式。


  不仅如此,整个在线教育这条赛道上,只有一对一模式才能够保证教学过程中的到课率问题,也更容易提升课堂质量保障学生学习效果,从而产生规模级付费。这意味着,1对1模式的市场依旧潜力无限,资本也会更看重商业模式经过市场验证、有独特竞争优势的头部企业。


  近些年,学霸君1对1通过不断完善自身教育生态体系,持续加大教学的投入,让系统更贴近教学行为本身,从技术、业务、师资这三个方面构建壁垒。用学霸君创始人张凯磊在采访中的表述,或许更能得到印证。“我们发现不能一味追求高GMV,杠杆做太足就会出现问题。所以现在我们已经作出调整,使技术、业务和师资三者共同作用,形成循环。业务指的是从客户那里发现需求,用技术实现需求,最后用教学去交付需求。”


  一直以来,学霸君都在苦修内功持续自我造血,很早就搭建了国内首家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AI教学系统。它以手写识别技术、机器学习、知识图谱整合、精度加工、大数据建模等多项自主研发技术为基础,实现学生学习行为轨迹还原。通过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精准刻画学生的个体行为特征,针对每个学生的特定需求实现差异化的教育供给。通过对真实教学场景下师生全量行为数据的科学采集和分析,实现自适应教育的精准化教学和个性化学习。


  在AI教学系统的大力加持下,学霸君1对1为学生的高效辅导搭建了更好的环境,在学霸君1对1的学习过程中,会通过三大报告及时把控教学节奏以及习题管输量,进阶调整学习规划,更有针对性的教学。老师结合系统生成的学生报告,更加真实的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可以全面且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实现强辅导,从而实现学生的高效提分。


  未来,学霸君会加大技术与教学行为的联合投入,让自动化的程度更高,加大在师资方面的投入,建立几个全职教师基地,持续做重做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供应链体系,不断构建行业壁垒,在用技术手段提升教学效率这件事情上越走越远。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