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市场之乱,根本在“盲”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1年02月09日 13时29分

  何谓盲盒?简单说,就是外观包装相同、内置商品却不同的盒子,购买前看不到盒里的东西,购买后拆封才能一睹真容。近段时间,盲盒成为市场上大红大紫的商品,从玩具到餐饮,从美妆到文旅,诸多消费领域掀起“盲盒风”。伴随这种消费形态的流行,问题也纷至沓来。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日发布消费提示,列举出商家过度营销、涉嫌虚假宣传、产品质量难以保障、消费纠纷难以解决等种种乱象,给火热的盲盒市场敲响一记警钟。

  盲盒市场之热,关键在“盲”。拆盲盒的过程充满不确定性,好奇心、刺激性、惊喜感也就随之而来。为了不断满足这种“稀缺性体验”,一些消费者会重复买盲盒、拆盲盒,甚至沉迷上瘾。有的商家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想尽办法诱导消费者冲动购买、非理性消费,把盲盒做成了投机生意,助长了盲盒市场虚火上升、非理性繁荣。

  盲盒市场之乱,根本在“盲”。盲盒营销模式本身带有一定“神秘性”,容易扭曲市场交易规则。有的经营者为了蹭盲盒的热度,或是夸大商品价值、虚构精品概率,或是销售劣质商品、借机清理库存。更有甚者,把活体动物放在盲盒中售卖,不仅存在健康和安全隐患,也涉嫌在卫生检疫、邮政运输等多方面触碰法律法规底线。有消费者表示,买的是活体动物盲盒,收到的却是动物尸体,“惊喜”变成了“惊吓”……凡此种种,不仅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也扰乱了市场正常秩序,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盲盒的本质纵然是“盲”,但却不能成为监管的盲区。国内的盲盒行业,尚处在发展初期,有问题在所难免。但是,如果任由盲盒市场无序扩张甚至野蛮生长,就如同打开了一个潘多拉魔盒,容易产生种种可以想见的后果、难以预料的祸患。盒子可以不透光,市场不能不透明,必须解决合法性、公平性、安全性的问题。这就要求尽快完善相关法规,依法加强市场监管,探索引入第三方监督机制,及时清理打击各种逾越底线的行为,从而提升盲盒行业规范水平,让法治之光照进这个新兴市场。

  盲盒行业的良性发展,还有赖于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良性互动。对经营者而言,切莫一味逐利而盲了心。要切实遵守市场规则,承担法定的质量担保责任,确保商品质量信息真实,保障消费者知情权,不可过度营销消费者的猎奇心理,误导消费者冲动消费。对消费者来说,也别因沉迷而盲了眼。应认识到盲盒具有不确定性的本质,结合自身经济能力、消费需求和兴趣爱好等理性消费、适度消费。(魏寅)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