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味道,才是过年的味道
源 / 华声晨报    文 /     2019年02月18日 17时19分


  家,生命开始的地方,人的一生都在回家的路上。在同一屋檐下,他们生火、做饭,用食物凝聚家庭,慰藉家人。平淡无奇的锅碗瓢盆里,盛满了中国式的人生,更折射出中国式伦理。人们成长、相爱、别离、团聚。家常美味,也是人生百味。


  ——《舌尖上的中国》


  这个世界上也许没有哪个民族比中国人更注重家的信仰,对家的眷恋让奔波一生的中国人,无论走多远,都会回到家中,回到那方小小的餐桌前。家的味道,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已经铭刻在灵魂深处。


  所以,我们看到全国做的好的餐厅,大多会将菜品做出家的味道,除了味觉上的享受,更重要的是一种心灵上的慰藉,那是人们对“家”怀念的感觉。



  对大多数人而言,童年的家是充满温情回忆的地方。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彻子曾形象地把家比作“用巧克力棒和糖果做成的屋子,每天都是甜蜜的味道”。实则如此,幼时远离升学的压力,远离职场的竞争,举眉,是妈妈温和的笑容;低首,是爸爸宽厚的肩膀。家的甜味,给了我们人生远航的最初动力。



  成年后的我们回想起家的味道,也许就像电影里说的“可能会哭,也可能会笑吧”。


  著名作家龙应台在《目送》中动情地写道:“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求学之路、出差之路,一次又一的远行,一次又一次的默默送别,无声胜过有声,此时的家如同一剂小火慢煎的中药,相思之苦不停地在每个人心头氤氲开来,又化作一丝隐忍的力量,扶持着每一个家人前行。



  家的味道由甜变苦,再变酸,再留下回甘,最终归于苏子“清欢”之中。家是味道的载体,味道是家的情感表达,我们在这家与味道的缠绵中经历了欢愉、离苦,最终盈着泪怀念,这是中国式家庭的共情之处。


  然而,前几天去朋友新家玩,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装修,漂亮的大厅,干净的厨房,但从不在家开火,请我们吃饭都是在外面饭店,平时吃大餐点外卖,厨房已然成了摆设。


  去不同的家里做过客,有些家给我们的感觉是温暖,有些家给人的感觉则是少了一些烟火气息,他们显然是后者。那么,家与家的区别是什么?


  可能有人说是地理位置、大小和装修。但我觉得,家最大的区别不是卧室、不是洗手间、也不是客厅和阳台,而是厨房。



  家是需要烟火气息的,不然和宾馆酒店有什么区别呢?


  在中国的文化中讲述,没有饭桌上解决不了的问题。而对于一个家庭中,何尝不是呢,饭桌和厨房,就是一个家最有凝聚力和亲和力的地方,因为这里可以传达“家”的味道、亲情的味道。


  在外的游子,无论在外面吃了多少美食,但是能一直惦念的,一定是家里厨房飘出的味道。所以每年的春节都必须回家,这是已经深入到中国人骨髓里的那一抹说不出来的魔力。


  家是温暖的港湾,厨房是母亲表达爱意的最佳场所,母亲身上沾染的厨房的气息,这种气息就叫做妈妈的味道、是家的味道。



  有的人可能一个礼拜才能回一次家,有的人可能一个月才能回一次,还有的人可能一年甚至几年才能回一次家。但是家的味道从来不会忘记,每次回家,都惦记着母亲亲手做的饭菜。


  辞旧迎新,爆竹声声。又到了晒年夜饭的环节,今年不去这家馆子、那家馆子,就在自己吃母亲大人包的饺子,再尝尝怀念已经儿时的味道。时常,母亲大人唠叨要多点回家吃饭,其实大家都知道,母亲就是想多点时间和大家聚一聚,人生就像一道减法,谁都不想让别爱留有遗憾。陪着父母,吃一顿团圆的年夜饭。





  年夜饭,是家的味道。母亲亲手做的美食是一根绵长的线,牵起的是从胃到心的距离。


  值此之际,也向支持盛德紫阙的各位业主、朋友们拜个年,祝大家:阖家欢乐,万事如意!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