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超收让各地“钱袋子”更鼓了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2年01月24日 09时27分

  近期,多个省份披露2021年全年财政收支情况,不少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实际完成数超过预算收入数。这种财政超收现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从已发布数据看,多个地方去年财政收入超过预算安排,有的地方则基本和预算目标持平。虽然目前全国去年全年财政收支数据尚未发布,但去年前11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已完成全年预算的96.8%,超收应成定局。

  为何会出现超收的情况?财政收入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年初收入预算安排是根据相关经济预期指标测算的,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GDP增速为8.1%,高于“6%以上”的预期目标。可以说,财政收入情况反映出我国经济持续恢复的良好态势。

  从各地具体收入来源看,经济平稳恢复发展为增加财政收入提供了有力支撑。比如,北京市头部互联网企业快速发展、批发零售业和商务服务业经营活动恢复较快、新冠疫苗生产企业业务迅速增长等,都直接带动了相关财政收入的增长;江西省有色金属、计算机通信电子、医药等行业的发展,带来了税收较快增长。可见,正是各地产业企业的发展,使得财政收入成为“有源之水”。

  值得关注的是,财政超收是在我国大力推进减税降费背景下取得的。2021年我国继续实施制度性减税政策,延长部分阶段性政策执行期限,实施新的结构性减税举措,特别是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税收减免力度,大力支持制造业和科技创新。通过实施减税降费,有效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后劲,反过来又扩大了税基,增加了税收收入。减税降费和经济发展形成了良性互动,是财政收入平稳增长的重要因素。这也说明,把各项助企纾困政策落实到位,有利于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

  财政超收让各地“钱袋子”更鼓了,为更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提供了更多“子弹”,但这些钱并不能随意支出。根据预算法规定,各级一般公共预算年度执行中有超收收入的,只能用于冲减赤字或者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各地应强化预算约束,严格按照法律安排超收收入。

  同时,虽然财政收入保持较好增长态势,但财政收支紧平衡的局面并未改变。从收入端看,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国内发展也面临压力,而且今年我国要实施更大力度减税降费,这些因素都给财政收入增长带来一定挑战。从支出端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各重点领域对财政资金的需求仍很大,一些地方的财政收支矛盾仍将比较突出。

  在收支紧平衡下,“开源节流”尤为重要。新的一年,需要通过促进经济恢复发展、大力助企纾困,培植税源、增加收入,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在支出方面,则要优化支出重点和结构,增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持续改善民生。同时,还要坚持政府部门过紧日子,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提高财政支出的精准性、有效性。只要收支两端同时发力,积极的财政政策就可以更好提升效能,更有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曾金华 来源:经济日报)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