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全面推进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2年02月28日 09时30分

  作为碳排放的重点领域之一,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全面推进。《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计划已制定完成。交通减碳将着力抓好交通运输结构优化、节能低碳装备推广应用、绿色低碳出行、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等方面。值得注意的是,绿色低碳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火热,多地提出相关计划,轨道交通、充换电设施等成为备受关注的赛道,未来市场空间可期。

  车辆进站、扫描二维码、换电桁车抓取旧电池、置换新电池、车辆出站……在位于江苏省徐州市的协鑫电港徐州长山站内,不到5分钟,一辆渣土车就完成了换电。

  今年以来,协鑫能科在衡阳、无锡、乌鲁木齐等多个城市布局。按照其规划,2022年将建成投运不低于450座换电站;到2025年完成5000座-6000座换电站建设,服务超过50万辆电动汽车。

  有此谋划的企业不在少数,火热投资的背后是我国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全面推进带来的巨大市场。

  在日前召开的交通运输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要求,全面推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交通运输方式。并进一步明确抓好交通运输结构优化、节能低碳装备推广应用、绿色低碳出行、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等重点任务。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钟章队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交通运输结构优化要有系统的顶层设计,多措并举加快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客运方面要把出行更多转到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货运方面要加快发展以铁路、水路为骨干的多式联运,尤其是加强港口集疏运铁路、物流园区及大型工矿企业铁路专用线建设。

  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2022年1月,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1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70条,运营里程8759公里。

  “目前,北京、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占到城市整体交通比率50%以上,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一些先进城市将达到70%以上。”钟章队介绍说,我国规划的34个都市圈建设都是基于将轨道交通作为主要出行方式来打造的,未来有巨大发展空间。目前在建的城市轨道交通约五、六千公里,每公里的投资额预计在7亿元左右。未来预计还会有更多新批项目,很多二三线城市市场还没启动。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多地已经列出了明确的目标。近日发布的《安徽省有效投资攻坚行动方案(2022)》提出,要实施轨道交通投资专项行动,2022年计划完成投资620亿元以上;今年南京市将有13条地铁线路“齐头并建”;“十四五”期间,青岛地铁建设预计完成投资1100亿元,并衍生出千亿级的市场场景。

  节能低碳装备推广应用也是交通减碳的重头戏之一。交通运输部提出,要加快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船,加强交通电气化替代,加快老旧运输工具更新改造,推动前沿技术攻关。

  当前,在各类交通运输方式中,包括私人小汽车和营运车在内的公路交通排放占比超过85%,这一领域逐步实现净零排放至关重要。

  “目前而言,电动汽车或氢燃料电池重卡将率先有较大发展。”钟章队表示,中国汽车保有量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预计将从2020年的2.8亿辆增至2050年的4.4亿辆,然后缓慢下降到2060年的4.2亿辆。长期看,汽车保有量结构将发生颠覆性变化,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将在2029年、2033年、2036年、2042年、2052年先后突破10%、20%、30%、50%和80%。

  与此相对应,充换电、加氢、加气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也将驶入“快车道”。近日上海市印发文件提出形成适度超前的城市充电网络,到2025年,满足125万辆以上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全市车桩比不高于2∶1。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