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基因参与研发水稻增产新方 成果发表《Nature》
源 / 互联网    文 /     2019年05月29日 15时36分

  水稻是亚洲人正餐不可或缺的主食,水稻的新型培育方式在亚洲一直是值得研究的议题。近日,华大基因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等团队合作揭示了亚洲栽培稻根系微生物组与氮肥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成果发表于《Nature biotechnology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白洋组博士后张婧赢、工程师刘永鑫、博士生张娜、储成才组副研究员胡斌、华大基因金桃为共同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储成才研究员、白洋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


  该项研究通过将68个籼稻和27个粳稻根系微生物组进行比较,发现了两个亚种根系微生物组的多样性差异,并揭示了NRT1.1B 基因在氮素调节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机制——通过调控根系有氮转化能力的微生物来调节根系微环境,从而影响植株的田间氮肥利用效率。


  研究团队还成功分离培养了水稻根系70%的菌种,建立了第一个水稻根系可培养的细菌资源库,为研究根系微生物组的作用机制和功能奠定了基础,为应用有益微生物来减少氮肥施用创造了条件。


  最后,研究团队利用水稻根系细菌资源库人工重组了籼稻和粳稻的特异富集菌群,发现与粳稻富集菌群相比,籼稻富集菌群能够更好地促进水稻在有机氮条件下生长,进一步证实了根系微生物组对籼稻与粳稻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华大基因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等团队的这一研发,对水稻增产新方的突破意义非凡,为我国乃至世界人口的粮食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