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万亿市值”时代的茅台,不仅发展需要更多理性支撑,也需要更强的跨越风险能力。
强化金融资本市场的研究、强化应对潜在危机的储备,是身处高位的茅台居安思危,提前布局的关键。
2018年年底,茅台决定成立金融研究小组。“启动这个计划,是源于公司过去对股市的关注和分析不够,有必要专门成立一个机构,加强对资本市场的研究,倡导理性价值投资,更好履行茅台作为一个公众公司的责任。”李保芳说,随着形势发展和变化,特别是茅台“万亿市值”之后,怎么样保障茅台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路子,保持稳健发展势头,成为新的课题。
“基于这些考虑,历经几个月的认真筹谋,在前期建立茅台研究院的基础上,专门成立了金融研究小组,集结了一批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知名专家。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个小组提供的支持,让茅台在市值管理、投资者关系、产融结合和风险管控等问题上,实现新的作为和业绩,更好地回馈股东。”李保芳说。
“客观上,经济发展和行业运行都是有周期的,茅台也一样。从‘周期’角度考虑,尽管眼下茅台的势头和效益都很好,但仍有问题需要保持清醒,”李保芳分析道,1997年以来,白酒行业从整体低迷、回暖复苏,到企稳上行,整体是“螺旋式”上升的。但是,这个过程中,周期性、阶段性特征也很明显,大致6-8年左右为一个周期。
“2016年,茅台率先摆脱低迷、逆势上行、企稳向好,连续多年保持了较高增长,步入了新的上升发展周期,势头和效益都不错。”李保芳说,“这种情况下,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公司一直在考虑,如何把握经济规律,采取有效措施,让茅台更好地克服经济形势、行业走势带来的惯性和压力,才能更好地熨平周期性影响,防范潜在风险,实现稳健发展,更好地兼顾和维护国家、企业、股东、消费者、经销商利益。”
李保芳介绍,要熨平周期性波动影响,贵州茅台将从三个方向入手——
一是立身之本,坚持“视质量为生命”,持之以恒地抓好生产质量。这样即便今后出现危机,只要茅台的质量不出问题,发展就不会有大问题;
二是求进之道,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推动“双扩建”工程确保如期完成、按时投产。2020年,茅台酒的扩建工程要全面竣工;2021年,系列酒扩建工程也要全面竣工。习酒和其他子公司的项目,到时间也会形成新的生产能力;
三是应变之策,推进贵阳机场附近双龙临空经济区的3万吨库房、茅台镇坛厂2万吨库房建设,总容量约5万吨。“我们就是要在经济下行、市场波动的情况下,增强应对能力,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届时,即便市场疲软、需求不振,我们有资金实力、有库容支持,仍可满负荷运转,静待市场复苏、形势向好,不会对长远发展造成太大影响,”李保芳表示,“两年之内,茅台会完成两个成品库建设。”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