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首批18宗土地,共吸引22家房企参与报名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2年02月17日 09时09分

  2月16日傍晚,北京2022年第一轮集中供地首日成交收官,除一块地流标外,9宗地块底价成交,总计成交金额为207亿元。据悉,2月17号将有8宗土地进行竞价。

  “与2021年相比,今年北京土地供应工作启动较早。朝阳、丰台、石景山等区域的土地收到多家房企竞价报名,其中,朝阳2宗土地、昌平生命科学园三期、经开旧宫镇4宗地块受关注度较高,收到5家以上报价。”贝壳研究院高级分析师潘浩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海地产、华润置地、保利发展、北京城建、首开股份等企业参与热情较高,这与稳健型房企的资金状况相对较好有直接关系。此外,年初获取的地块有机会在年内形成销售储备货值,也成为房企关注本轮土拍的重要因素之一。

  “2022年首批18宗土地,共吸引22家房企(房企参与宗地不重复计算)及联合体参与报名,国企和央企依然为主力,此次土拍,联合体报名明显少于去年。”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昌平生命科学园地块获得报名企业数最多,共有10家房企参与,另一大热地块朝阳崔各庄地块有8家房企报名。

  “从第一轮集中供地项目看,整体土地位置都不错,部分地块属于稀缺地块。”张大伟表示,鉴于此,华润置地、中海地产等央企依然是拿地大户,去年拿地较多的首开股份等企业的参与则相对有所减少,整体土地市场有复苏迹象。

  在张大伟看来,复杂的竞拍规则,体现了北京对土地市场落实“一地一策”的精准管控,从竞价首日成交结果来看,土地市场分化依然非常明显,企业出价分布不均衡,房企并未完全走出资金压力困境,参与企业数量明显不如2021年第一轮集中供地。

  但与2021年后期两轮集中供地相比,此次北京第一轮集中供地成交明显复苏。“开年拿地,项目年内就可以回款,所以房企相对积极。”张大伟表示,此外,北京楼市去年年底以来整体有复苏迹象,月均二手房成交量恢复到1.3万套至1.5万套,市场稳定的背景下,开发商也开始增加拿地。

  本报记者 王丽新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