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说:一个国家应该重视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抢救、保护和传承。对文化传承的倡导,是上至国家小至小家、上至老人下至小孩都应尊崇的目标。而在互联网的时代,全球对本土文化都在纷纷寻源固本,宣扬与保护着本国久远历史的文化遗产。
全世界所有城市中,历经两千多年历史、中心从未移动过的城市仅有三座:罗马、亚历山大、广州。而在广州的商业中心,有一个正佳广场,把蕴含着深厚历史的广府文化搬到了居民的家门口,成为广府文化的新文化地标。
家门口的广正街 潜移默化的广府文化教育
广府文化散落在老广州城的各个角落,也融入到广州人的生活中。西关街的骑楼风情;杨家祠的青砖屋、趟栊门、满洲窗、石板街;闻名国内外的广式茶点……新移民人士怀着对广州的热爱,大都会带着孩子走遍老广州的大街小巷,进行广府文化的熏陶式教育。
作为亚洲第一购物中心的正佳广场,如今已跻身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建成了中国新型景区式的广府商业街广正街。在这里,穿越回以前的广州城,看看满地白银的“天子南库”,在西关大屋一窥“金玉满堂”的大户人家。漫步广正街,可欣赏广州民间古物,聆听广州故事。
正佳广场成为一个浓缩了广州历史的小小教学课堂,西有西关街,北有广正街,自此不用大街小巷的跑,随时可以带着娃,走进正佳广场,便可领略岭南的文化特色,探寻中国的非遗文化。
游在正佳广场广正街 岭南艺术文化的匠心传承
在正佳广场广正街,可以看到旧时的民宿大婚现场;时常可以遇上一场久远的粤剧,领略岭南戏剧之美;或欣赏一幅广绣,感受色彩堆叠之绝;或沉沦在手艺表演中不能自拔……
5月28日至6月28日,非遗文化传承人-于中民老师先打头炮,将自己精美绝伦的作品带来广正街,结合广正街一周年庆典暨世界非遗保护日系列举办剪纸艺术作品展。期间《羊城八景》传统剪纸作品与网红墙结合,让现场观众打卡过瘾。更让人惊艳的是,非遗文化传人于中民老师将自己巅峰造极的剪纸作品《花鸟图鉴》,《广府浓缩长卷》,《一带一路来贺祖国70周年》慷慨展出,让游客可以漫步充满老广情怀的广正街,赏剪纸,细品非遗文化。
其实每个周末街区都会开展非遗市集,邀请多位非遗文化传承人一同为游客带上最经典最传统的非遗表演,连番好戏将会在广正街戏台上演:有被南派武术界公认为南拳中之精华——洪拳表演,闽南人千百年来世代传承的音乐文化遗产——泉州南音,被誉为“艺坛一绝”——单弦拉戏,广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客家山歌。剪纸文创作品,岭南押花,潮州手拉朱泥壶,饕餮盛宴,纷至沓来!正佳广场广正街所展示的非遗艺术,承载的不仅仅是这些表象,而是其背后世世代代传承的匠心艺人。
行在正佳广场广正街 体会千年岭南建筑情
穿过广正街的牌坊,映入眼帘的便是坐落两旁的广州特色骑楼,让人瞬间浸入到南洋风情之中。随后,便能看见气派十足的十三行行商官船。过河下船,屹立眼前的便是粤海关,这是中国最早建立的海关,并且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粤海关旁的许愿池成为了游客祈福的旺地。祈福是广州人必不可少的习俗,广正街的街名也别具特色,“信”、“乐”、“兴”、“财”等街名表达了广州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愿。
食在正佳广场广正街 品老字号美食
除了岭南特色的景点,南粤风味美食也令人流连不已。走进大吉大莉粤菜餐厅,踏着花纹地砖,看着中式题字的纪念镜,品尝吉金骨锦甘香排骨,仿佛回到了旧时的东山大屋。
广东老字号新兴1910小馆以羊城经久记忆,与南派地道羊料理,凭借“霸王羊肉串”俘获人心,回味百年前的舌尖小幸福。
这里汇聚了各种有着非遗属性的美食,走一圈广正街,体验传统与潮流的融合,一天三餐已包揽下来。
作为国家AAAA旅游景区,正佳广场在文旅战略项目的打造上,一直致力于充分发挥博物馆、艺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的文化传承、道德养成和科普教育功能。正佳广正街以中外文化“碰撞与交融”为展示主题,从衣、食、住、行、购、娱六大维度,通过寓教于乐、常读常新的方式,力求为游客打造一个传统与创意相结合的数字化展示空间,让悠久的广府文化在这里得以传承。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