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下去的是老窖精粹,升腾起的是百年情怀
源 / 北国网    文 /     2019年07月12日 13时35分

   经历世间沉浮,方知时间蕴意;品味一口琼浆,沉浸历史味道。时间,孕育万物,却又任万物消散;是一切的开端,却也是一切的归宿。然而,这样无形无定之物,对于杯中物却有着恰如其分的偏爱。“酒好需得窖池老”“酒是越陈越香”,万物在时间的长河中消散,而时间也留下了一场味觉的盛宴。


  不经岁月磨炼,怎得酒香悠长。时间参与白酒诞生的每一环节。仅以窖池而言,窖池的窖龄越长,滋养出来的酒醅香味也会越醇厚。也正是有了时间这一神奇的催化剂,窖龄久远的老窖池不仅是中国名优白酒竞争的核心优势,也是中国白酒璀璨文化的见证。


  以窖为形、以时为神,时间长河孕窖龄


  十年可以树木,三十年可以成老窖。凡以三十载,方可称“老窖”。老窖池形成于岁月当中,是历史文化的见证者。


  上古之时,先人掘地为室以栖身,这是窖的最早形式。“窖”与“藏”相辅而成,后来窖用于储藏物品、粮食等。到了商朝,古人参照窖中粮食发酵霉变,利用陶器来酿造发酵,开创了长达数千年来的“陶酿”方式。唐宋时期,社会生产能力得以提高,传统陶器酿造规模不能满足生产需求,窖池发酵酿造逐渐崛起。比起陶器发酵,窖池容量更大,发酵效果更好,极适合大规模酿酒。及至元明时期,酿酒技术条件逐渐完备,人们把握住窖池发酵的规律,由此,窖池发酵逐渐遍及大江南北。


  老窖池历经岁月洗礼才能大成,“窖”是它的作用也是形式,时间才是它的神韵,只有形神具备,才能成为一口孕育芬芳美酒的老窖池。在窖池的形成过程当中,不仅形成了窖池的概念,更是形成了窖龄的概念。窖池,需要酿造匠人精心维护,窖龄,需要时间一分一秒孕育。在很大程度上,窖池与窖龄决定了酿造白酒品质的优劣。老窖龄、老窖龄酒,也逐渐成为好酒的重要条件。


  作为时间孕育出的老窖池,其悠久窖龄,成为历史的见证。老窖池见证了北方酿酒人大量南迁带来的南方酒业繁荣。也是因此,老窖池多集中在南方。在这其中,又以四川泸州的老窖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漫漫岁月长河,泸州数量庞大的老窖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见证。


  基于老窖池的价值,经过时间的沉淀与文化的酝酿,2011年泸州老窖顺势在中国白酒行业率先以老窖池“窖龄”为概念,推出百年泸州老窖窖龄酒。窖龄酒,作为白酒细分品类,使用的每一口老窖,背后都有厚重的历史故事,映射着以泸州老窖为代表的中国白酒在各个时代的发展史。


  窖龄酒 ,映射中国白酒里程碑式的瞬间


  窖龄酒是时间的产物,是泸州老窖臻选1915年至20世纪80年代间兴建的30、60、90年窖龄的老窖池所酿造。不同岁月的磨炼,形成了窖龄酒三大核心产品各具特色的口感。同时,这些建自改革开放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民国初期的老窖池,见证了这三个时期泸州老窖的发展史,见证了中国酒史长河中的辉煌时刻。她们是时代文化的特色产物,承载着时代的记忆和荣耀。


  民国初期,求索、奋斗与革新成为社会的主流观念,酒行业也不例外。1915年,泸州老窖大曲酒斩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泸州各家酒坊大量兴建窖池。这一批凝聚了民族自信、国际荣耀的民国窖池群,不仅是当时酿酒师心中的圣地,更是中外白酒爱好者追捧的对象。


  90年的窖池是新旧思想互相碰撞的民国时代文化的产物,代表了那个时代酒文化的变革方向。窖龄酒90年选用民国时期兴建的窖池,用百年时光记载尊贵品质。


  建国后,各地酿酒作坊迎来公私合营的热潮,泸州36家作坊公私合营成立国营泸州市曲酒厂。1959年出版了第一本浓香型书籍《泸州老窖大曲酒》,泸型酒酿造技艺得到系统总结,而泸州老窖也正式被行业尊称为“酒界泰斗”。沐浴着酒界泰斗的荣光,这一时期再次兴建了一批窖池。


  60年的窖池既是建国后公私合营的产物,同时也是那个时代酒业最闪亮的主角。窖龄酒60年选用建国后兴建的窖池,用60年时光重现“酒界泰斗”风姿。


  改革开放后,市场逐步开放,酒业出现了第一波产能扩张浪潮。泸州老窖站在产能扩张的风口,再度兴建一大批新窖池,以此主导了浓香型白酒第一轮全国性扩张,奠定了白酒行业至今30余年的市场格局。


  30年的窖池是我国白酒行业第一波产能扩张浪潮下的产物,同时也是对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酒业取得成绩的最佳展示。窖龄酒30年臻选这一时期兴建的老窖池,再现白酒市场格局奠定者风采。


  窖龄酒,作为一个穿越中国历史的文化符号,它诉说着时代的文化情结,演绎着时人的生活方式。窖龄酒30年、60年、90年,伴随了中国人一生的成长,映射了许多里程碑式的瞬间,见证了老一辈建设者付出的汗水与激情。端起一杯窖龄酒,喝下去的是老窖精粹,升腾起的是百年情怀。


  文章作者:吕咸逊 海纳机构总经理、中国酒业协会常务理事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