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马云喊出“新零售”概念,三年过去了。大家看到了阿里入股大润发、腾讯携手永辉……互联网巨头开启“买买买”模式,他们看中了线下门店的什么?
一千个人心中就有着一千种“新零售”。但无可置疑的是,离开购物场景的零售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脱离场景去谈零售,不仅无从谈起,更是无从升级。
全场景带来的购物体验革新,场景为王”势必是零售业下半场的关键。这就是阿里、腾讯出手的原因——覆盖全场景平台,线下与线上融合存在,无法替代。
而在这方面,苏宁恰恰走在了前端。在818购物节发布会上,苏宁易购总裁侯恩龙用一句话总结了变革:“全场景零售的核心和本质,是对场景的重构、体验和交付。”侯恩龙表示,消费者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实现任何服务需求的场景体验。也许,这就是零售的终极形态。
消费者在变、商品在变、平台在变。拥有线上流量,也不能缺少线下资源,因为场景无处不在,无时不变。而配合场景的变化,物流服务业也进化出多种形式,比如如今火热的到家模式,以及为了满足消费者网购生鲜的需求而出现的冷链运输模式,都是随着用户消费需求以及场景变化而在近几年飞速发展起来的。想要支持节奏如此之快,场景如此全面的购物需求,离不开智慧物流体系的支撑。
业内人士分析,通过强大的仓储配送优势,同时配合线下门店,最大化提升物流网络的效率并降低成本,将是包括苏宁在内的零售商在未来零售竞争中坚不可摧的壁垒。
苏宁物流仓储面积突破1000万平方米大关
苏宁易购最新发布的业绩快报显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苏宁物流及天天快递拥有仓储及相关配套总面积1,092万平方米,快递网点24,615个,物流网络覆盖全国351个地级城市、2,864个区县城市。已在41个城市投入运营50个物流基地,公司在19个城市有23个物流基地在建、扩建。
苏宁物流仓储设施突破1000万平方米大关,可以说是个不小的成就。众所周知,在国内电商行业中,苏宁物流大部分仓储面积都是自持的,而京东的物流仓储设施则是租赁为主的。长远来说,自持相对于租赁,在成本及灵活度上必然占有巨大优势。
随着物流仓储面积的快速攀升,以及线下作为网店的门店数量的扩张,苏宁物流近两年不断提升产品标准以及用户体验。
我们可以以618中苏宁物流的表现为例,一窥全场景模式下强大物流带来的极致体验:
上海的刘先生6月18日10:13在苏宁小店下单一瓶酱油,10:16送货上门;
山东济宁的李大叔6月18日一早,收到了苏宁火箭哥送的空调。这是他儿子当天凌晨在苏宁易购上买的。从下单到送达,不到9小时;
物流在下沉的同时,速度同样在提升。6月18日当天在廊坊开业的苏宁第3156家零售云店,当天就参战618,并取得数10万元的营业额;
各种场景、不同地域、各色人群间,苏宁凭借不同的物流模式在618期间效率不降反升。
打好了物流这个基础,再对比其他行业入局者,你是否对苏宁高瞻远瞩的布局产生了这样一个印象:机遇只留给有准备的人。苏宁物流在618大促成为了行业物流升级样本,在即将到来的818大促,其物流的表现势必更加亮眼。
苏宁打造行业标杆式服务,智慧物流凸显核心优势
全场景零售时代,仓储设施是基础,但是光有庞大的物流基地,而没有智慧物流的“大脑“也无法面对行业的竞争。
苏宁物流正在经历一场人工智能的浪潮,除了智慧仓库占比越来越高,卸货、拣选、包装、分拣、装车……为了全流程无人化的目标,苏宁物流引入多项“黑科技”。面对发货量极大的618,以及即将到来的818,双十一,苏宁物流宣称“不降速”的底气,就来自于这些“黑科技”。
走进上海、济南的AGV机器人仓,映入眼帘的就是苏宁AGV机器人疾驰的画面。AGV机器人仓,人均效率600件/小时,5倍于传统人工拣选。而同一时间,南京市雨花物流基地的“苏宁云仓”,库内应用的最新拣选系统,人均拣选效率1200件/小时,10倍于传统人工拣选。
并且,苏宁物流为了保护一天需弯腰3500次的仓储员工,还研发了腰部助力外骨骼套装,最高能节约60%的能耗,“人机合璧”可使作业效率提升30-50%。
从数字园区到智慧大脑,从外骨骼机器到AGV机器人仓,从无人机到无人车……IOT、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仓运配全链路上的应用,无不显示数字化在苏宁基因中的重要性。
这些不过是苏宁智慧化物流的极小部分,而数字化的革新就源于这一点一滴的改变与创意。可以预见的是,以物流打通零售的任督二脉,构建夯实了自身智慧物流体系的苏宁易购,势必将在零售业下半场的竞争中持续发力,脱颖而出。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