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信广泛普及金融知识 营造良好金融氛围
源 / 互联网    文 /     2020年04月25日 09时55分

  为进一步向广大民众普及金融知识,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信金融”)从成立之初就树立了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意识,提高金融服务对人民美好生活的作用,,营造出普及金融知识的良好氛围。

  除在全国范围内有针对性地开展金融知识教育活动外,近期,捷信金融响应监管号召并结合行业热点议题,针对近期业内出现的电信网络诈骗频发、老问题“再抬头”等现象,通过“以案说险”的形式,深化消费者对电信诈骗手段最新形态、犯罪手法及危害的认识,倡导广大群众有效识别新型电信诈骗,增强金融风险防范能力,注重保护切身个人利益。

  捷信金融响应监管号召

  为进一步增强社会公众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捷信金融长期以来积极履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主体责任,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系列活动,提醒大众防范各类诈骗信息,守住自己的钱袋子。捷信金融以形式多样、主题突出的金融知识普及活动为载体,在积极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同时,也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长期发展战略融入到捷信金融的日常运营和活动中,彰显捷信金融以实际行动为消费者打造“金融护城河”的社会担当。

  有不少不法分子通过电话、微信、QQ和短信等方式,编造虚假信息冒充受害人领导、亲友、公检法等身份骗取受害人信任,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以多种形式向其汇款。其中,不少犯罪分子利用受害人欠缺相关法律知识、又急于自证清白的心理特点,通过准确报出受害人信息、利用网络改号软件等手段,对受害人进行恐吓,并提供所谓的“安全账户”要求转账。此类诈骗手段在整个作案过程中都与受害人无正面接触,作案手法隐蔽,一旦出现风险,消费者将难以取证发起诉讼,容易使受害人在经济上蒙受巨大损失。

  对此,捷信金融温馨提醒广大消费者,面对常见的利用虚假身份诈骗套路,在日常金融消费过程中应自觉提升警惕性。如突然收到尤其是来自冒充公检法、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银行工作人员等汇款要求,应第一时间通过可信渠道与该机构取得确认,做到“三不一要”: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有疑问要联系当地相关机关核实确认。与此同时,善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当发现自己可能被骗时,消费者应注意保留包括电话录音、短信截图等相关证据,及时通过110或到当地派出所进行报案,以合法途径维权。

  疫情期间,捷信金融还把金融知识普及活动于线上线下同步推进,有效拓宽了宣传覆盖范围,受到客户一致好评。后续,捷信金融将继续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金融宣传活动,运用行之有效的方式,将线上线下相结合,将日常宣传与集中活动相结合,为营造良好的消费金融环境打下坚实基础。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