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合作新范本:北汽与戴姆勒紧密绑定,合作进入深水区
源 / 证券之星    文 /     2019年08月14日 16时08分

  入股奔驰品牌母公司戴姆勒股份公司(以下简称“戴姆勒”)、第七次上榜全球五百强、北汽新能源试验中心落成启动…在北京这个多雨的夏天,北汽屡上头条,一次又一次引来社会各界的关注瞩目。


  6年时间,北汽终于完成了与戴姆勒的交叉持股成为戴姆勒第三大股东。由于此前北汽与戴姆勒已经有了一段10余年的广泛、多样合作,此次入股被认为是北汽与戴姆勒的进一步深度绑定。


  “北汽和戴姆勒早就成立了合资公司,戴姆勒与北京汽车、北京奔驰一直有商务合作。此次投资入股,直观是财务投资;其次双方未来在技术、产业链上也会有更深入的合作。毫无疑问,股权的合作会把双方关系绑定的更深远紧密。”北京某新能源行业资深人士称。


  事实上,双方对于彼此更深入的合作也早已是迫不及待。8月8日,北汽集团子公司北汽新能源与戴姆勒旗下的梅赛德斯-奔驰能源公司建立技术开发伙伴关系。据悉,双方计划共同在北京建立首个电池梯次利用储能单元。


  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早已被证明具备经济与环保的双重意义,不少动力电池回收上市公司也将其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车企合作范本


  7月23日,北汽集团宣布投资德国戴姆勒完成,完成后持有戴姆勒5%的股份,交易包含2.48%的直接持股以及获得额外等同于2.52%股份投票权的权利。


  这是继吉利之后又一家中国车企对戴姆勒的入股。在本次北汽正式入股戴姆勒后,中方资本已成为最大的资本方,在戴姆勒集团的股权占比达到14.96%。


  随着新能源整车行业向纵深发展,业内也慢慢意识到,闭门造车没有出路,合作共赢才是未来。近年来,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众泰+福特、北汽+戴姆勒、广汽+丰田、江淮+大众、长城+宝马等等。


  而北汽与戴姆勒交叉持股的模式更是为国内车企与国外企业的合作提供了新的借鉴:合作持股模式有利于双方的互利合作,尤其在新能源车企日益激烈的当下,优势更加突出。


  “交叉持股的最大意义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应该成为中国企业与外资合作的一个新的范式。通过交叉持股建立了真正持久稳固的构架。”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认为。


  事实上,这是一个筹划了6年的交易。2013年,戴姆勒便注资北汽集团旗下香港上市公司北京汽车并持有部分股份及董事会席位,从那个时候开始,北汽便在找机会完成与戴姆勒的持股。


  “这是双方多年前就定下的协议,并非因吉利入股而起。”徐和谊表示。现在看来,这无疑是一项颇具远见的战略决策。


  “当时我们就认为中国汽车产业将继续扩大开放,取消股比限制是早晚的事,所以我们几年前与戴姆勒的协议就是围绕这个战略而设计的。”徐和谊透露,因为操作更容易,所以戴姆勒先持股了北汽,北汽则因价格和操作的复杂性,持股戴姆勒的速度相对较慢。


  “北汽投资戴姆勒,不仅是财务上的投资,而且基于双方过去多年的层层面面合作,此次入股后双方合作的想象空间更大了。”上述新能源行业资深人士称。


  因此,对于北汽与戴姆勒的交叉持股合作,便有业内人士称其比华晨与宝马的合作,视野和架构都更为宏大。


  据了解,此次北汽入股戴姆勒后,一方面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进行更深入的研发与合作,基于戴姆勒与北汽新能源成立的联合实验室,或许不久就会有双方合作的新产品落地。另一方面,双方下一步将在汽车其他领域的业务板块,探讨新的合作的可能性。


  经济、环保双重价值


  事实上,与戴姆勒的“蜜月期”还没过,双方的合作就已经进入到“深水区”。


  日前,北汽集团北汽新能源与戴姆勒旗下的梅赛德斯-奔驰能源公司建立技术开发伙伴关系,双方意向未来在华建立电池梯次利用储能系统,并整合双方在价值链、产业链上的相关资源,战略布局未来能源管理生态产业。


  为什么要重视动力电池梯级利用?这要从动力电池使用寿命说起。我国新能源汽车自 2014 年进入爆发增长阶段,按照动力电池 4~6 年 使用寿命测算,2014 年产动力电池在去年开始批量进入报废期,预计到 2020 年,我国将产生约 24 万吨的退役锂离子电池,2022 年将产生 53 万吨退役锂 离子电池。


  也就是说,动力电池将迎来报废潮,动力电池需要进行回收循环,而梯次利用恰恰就是最为主要的方式之一。


  “现在这么多的动力电池,未来的处置回收肯定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对环境也很不利。”上海某基金公司电力设备行业投资经理称。


  招商证券研究所推算,到2020 年退役动力锂电池达到 26.69GWh,其中 三元电池 6.38Wh,磷酸铁锂电池 20.31GWh,共计 23.78 万吨,对应 131 亿市 场空间;2022 年对应184 亿市场空间。


  也就是说,动力电池的梯级回收,具备经济与环保的双重意义。比如某A股上市公司便希望打造为中国退役动力电池包梯级利用企业,未来有望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一般来说,车企是终端市场话语权的掌控者和电池回收的责任主体,但没有足够的网络建设能力,客观需要动力电池企业的帮助,比如格林美与比亚迪等动力电池制造商和东风等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等合作构建动力电池产业链循环体系。


  “北汽新能源是少有的拥有自我网络建设能力的车企,而且一直以来北汽新能源对动力电池的梯级回收便非常重视。”该上海基金公司电力设备投资经理表示。


  2017 年 11 月 3 日,北汽新能源发布了“擎天柱计划”,旨在通过换电和电池再利用技术,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换电站、光伏发电进行深度融合,构建绿色出行生态。预计到 2022 年该计划总投资 100 亿元,在全国超过 100 个城市,建成 3000 座光储换电站,投放换电车辆 50 万台,梯次储能电池利用超过 5Gwh。


  为了达成这个计划,北汽新能源于 2016 年 9 月参股赣州豪鹏(2017 年 8 月并入厦门钨业旗下), 并与之合作共建 2 万吨/年的动力电池回收及三元前驱体生产线。


  2018 年 9 月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首批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只有5家,其中便有赣州豪鹏。


  “北汽新能源在业内率先实现了概念设计、研发创新、生产制造、营销推广到租赁服务等全价值链的联盟化布局,与奔驰能源公司的深度合作无疑将进一步增强其动力电池回收领域的功力,助力扩大商业版图。”上述新能源行业资深人士进一步表示。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