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赫德双语学校那些课丨一年级数学“看得见的时间”项目学习实践
源 / 互联网    文 /     2020年05月14日 11时59分


  项目学习,简称PBL(Project based learning),即学生通过一段时间内对真实问题进行探究,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学习的思想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二十世纪初在美国受到关注并蓬勃发展,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后,开始应用于实际教学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上海赫德一年级小朋友如何用项目式学习法来学习时间!

  “在浩渺的宇宙中,人类作为个体如沧海一粟般渺小,然而人类作为群体却在不断地生息繁衍,代代传承,因为‘时间’总是永不停歇地向前行走......”

  电视节目还在播放,小巧突然问坐在旁边一起看节目的妈妈:“妈妈,电视里说,‘时间’永不停歇地向前走着,那’时间’它自己不会觉得累吗?‘时间’到底是什么呀,为什么时间不像牛奶、面包那样看得到、摸得着呢?为什么我看不到‘时间’呢?”

  妈妈听了小巧的问题,笑着说:“‘时间’虽然听起来虚无缥缈,但是其实‘时间’是看得见的,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生活里的每一秒,就在刚刚你问妈妈问题的时候呢!”

  可是,小巧还是不明白,于是坚持说:“妈妈,‘时间’就是看不见的!”

  “时间”究竟是什么?妈妈说,“时间”看得见,小巧说,“时间”看不见,那“时间”究竟看得见还是看不见呢?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上海赫德一年级的小朋友们开始了一周《看得见的时间》主题数学项目式学习。

  1.学习,从哪里开始?

  学习,应该从哪里开始?是根据教材中知识的编排顺序?还是依据学生自身的知识背景?当我们忽略学生的知识背景,按部就班地按照教材教授知识,多少学生眼中的光芒正慢慢暗淡?真正的学习始于疑问,为了找准学生真正的学习起点,我们做了一次关于“时间”的调查问卷。

  问卷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1.关于“时间”你知道什么?2.关于“时间”你还想知道什么?通过调查问卷,我们了解到小朋友对于时间单位的换算都有简单的了解,比如1分=60秒,1小时=60分,一天有24小时,一年有12个月等。

  而小朋友们关于“时间”提出的疑问,则深深地震撼了我们:

  “时间怎么测量?”

  “大家的时间都一样吗?”

  “其他国家的时间和我们国家的相差多少?”

  这是小朋友们对时间的测量及表示方法的疑问;

  为什么一天24小时?”

  “为什么一年有12个月?”

  “古人是如何记录时间的?”

  这是对与时间有关的地理、科学、历史文化的发问;

  “时间是从哪来的?”

  ”时间会有尽头吗?“

  “时间有终点吗?”

  “时间可以断开吗?”

  “怎样做时间机器?”

  “时间可以倒流吗?”

  “怎么知道你穿梭到哪年?”

  而这些,则是对宇宙、对时空的终极拷问。

  从学生的问题中,我们看到了一年级小朋友对于知识的好奇,同时也感受到了小朋友们充满科学、哲学意味的思考潜力。而这些正是我们希望通过项目学习去发现,并长期培养的重要能力。

  基于这样的调查背景,我们确定了以“时间究竟看得见还是看不见”这个问题作为核心驱动问题贯穿始终,有的放矢地夯实基础知识(认识整时、半时),突破重难点(24时计时法),浪漫感受关于时间的历史与文化,通过丰富有趣的实践活动,孩子们展开了一场关于时间的项目式学习之旅。

  2.学习,如何发生?

  每个生命阶段的学习都有不可替代的特质。那么,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更适合怎样的学习方式呢?对于他们来说,在操作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在故事中学习,正是他们最喜爱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此次项目式学习中,我们设计了层次丰富的操作活动、生动形象的绘本故事、好玩有趣的游戏以及浪漫唯美的数学文化,希望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感受更加立体丰满的“时间”。

  根据教学目标与内容, 我们将项目式学习过程分为四个主要版块:时间的面容,时间的脚步,玩转时间,时间你好。

  ● 时间的面容“时间究竟看得见还是看不见”,我们每天都可以通过看钟表来知道具体的时刻。结合基本教学内容——认识钟表。在课堂中,我们带领小朋友们通过观察家中的时钟,认识了时针、分针,时针分针转动的方向,并了解了”顺时针“、”逆时针“的概念;通过触摸、拨动钟表模型,进一步认识了钟面。

  与教学内容相对应,我们设计了创作专属钟表的写绘学习单,小朋友的作品令老师们惊叹,他们不但展示了对钟面的认识,而且展示出了超强的创造力和绘画能力。

  ● 时间的脚步在这一部分,我们从有趣的绘本故事《鸭子叔叔的时钟》开始,通过拨动钟表模型,和小朋友们一起认识了整时、半时,12时和24时计时法,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入双语教学元素,指导学生掌握了两种语言的时间表达。

  学习结束后,我们设计了考察学生对整时、半时掌握情况的学习单,以及制作疫情期间一天的作息表的写绘学习单。

  ● 玩转时间时间不但有“面容”,有“脚”,其实还可以“玩”起来。为了增加小朋友学习的乐趣,我们设计了”时间魔方“,带领小朋友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

  于是,老师们收到了小朋友们各种乐在其中的图片、视频。

  ● 时间你好古今中外的文化与文学作品中不乏珍惜时间的内容。在《时间,你好》这一部分,我们向小朋友展示了有关时间的词语,古诗,中外有关时间的谚语。小朋友们在感受文化、文学之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时间的宝贵,表达了珍惜时间的愿望。

  一起来欣赏小朋友的舞蹈《时光过隙》,如果不珍惜时间,时间就会飞快流走,随着人慢慢变老,时光不再。

  3.学习成果如何评估?

  听到“评估”二字,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是一张又一张的试卷,还是一个又一个的评分?这些真的能代表孩子的认知水平吗?这些真的能让孩子爱上学习,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吗?在上海赫德,我们提出:让作业成为作品。孩子的每一次学习之旅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探索之旅,他们是带着好奇的眼光在观察,带着兴奋的神情在吸收,带着快乐的心情在创造。

  为了进一步拓展思维,发展对知识的结构化能力,我们增加了《我眼中的时间》、《时间学习思维导图》(选做)以及《上学日放学后的时间安排》三部分探究学习单。

  学生思维导图

  放学后时间安排

为期一周的项目式学习结束后,孩子们通过项目手册,为我们呈现了精彩纷呈的作品——

  小朋友们的学习还未结束,他们继续通过亲自制作时钟、水钟以及日晷,了解日晷,水钟的工作原理,进一步丰富对时间的体验,扩展有关时间的历史文化知识。老师们利用每天互动的时间,通过《时间,我还想对你说》探究单,来了解孩子对于时间学习的进程,调整课程走向。

  学生动手制作时钟、水钟、日晷

  4.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成长

  《礼记·学礼》篇提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在此次项目式学习中,小朋友们或写,或画,或说,或演,亦或是动手制作,每个人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仿佛置身于多个聚光灯舞台,随便登上一个都能翩翩起舞。作为教师,在遇到学生提出诸如“时间是物质吗?”,“时间是一直往前走的吗,时间会拐弯吗?”的问题,却不知如何解答时,便开始了对新的未知领域的探索。教学相长,便是如此。

  上海赫德双语学校简介:

  上海赫德成立于2016年9月,是一所放眼世界、融合中西、面向未来的高端民办双语学校。赫德旨在为中国家庭提供全方位、创新式、国际化基础教育,探索双语环境下的融合创新模式。上海赫德每个班级均配有一位外籍班主任、一位中方班主任、还有一位青年老师。课程主打沉浸式双语教育,将国际化教育元素规划和国内课程规划相结合。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