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沛嘉医疗(HK9996)在香港上市,截至发稿前,其股价曾一度冲高至大涨76.76%,最高价达到27.15港元。根据此前的招股结果公告显示,沛嘉医疗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获超额认购1183倍,冻结申购资金逾2600亿港元,从而超越康方生物,成为今年以来的港股“冻资王”。
沛嘉医疗的新股认购中签率极低,不过投资者也不需要为没有中签而太过遗憾,毕竟市场上从来不缺少的就是机会。为此,股票牛投研团队特别发布研究报告,深度挖掘梳理医药行业的投资逻辑和精选标的,供读者参考。
为什么选择投资医药行业?
我们终将老去,这是我们对未来唯一确定的预测!投资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改善人类社会的某一方面的需求,而投资医药行业更有说服力—治病救人、生老病死!
而在众多行业中,投资壁垒最高的也属医药行业,高度监管、高度专业两大门槛足以隔绝大多数散户,而投资者对于美股医药公司的关注度更是少之又少。但万变不离其宗,生物医药作为一个抗周期、永远的朝阳行业具有长期的投资价值,这样的行业投研竞争力一旦形成将具有可持续性。
美股医药股的巨大潜力与机会
纵观美股医药股历史走势,尤其是80年代以来各项政策加持,出现过无数长牛股。其中,生物技术股表现尤为突出,投资者对一系列生物技术新药和未来潜在的治疗方式充满热情。美国生物医药板块在不断地创新研发和并购整合逐渐诞生了Amgen(安进)、Gilead(吉利德科学)、Regeneron(再生元制药公司)、Biogen(生化基因)、Celgene等多个新晋制药巨头。
过去的二十年中,美股医疗保健行业整体的营收保持着高速向上的增长态势,总销售收入的年化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4.5%,净利润年化复合增长率达15.6%。由于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政策的扶持,美股生物医药企业的技术创新较快,不仅新获批药物数量增加,而且产生了首付款、里程碑收入及销售提成等技术授权收入,使得药企的收入来源更为广泛。
较低的估值叠加业绩的支撑,同时维持高速的增长,这也是过去二十多年美股生物医药板块持续走强的重要原因。截止2019年,生物医药企业IPO数量近70家,占全部IPO数量的40%左右,共募集资金逾50亿美元。与此同时,78%的生物医药IPO企业的首次公开招股的价格都在预期价格的上半区或区间之上,充分反映市场对生物医药板块的高度认可,这一点甚至更高于港股市场。
如何在众多生物医药股中选中牛股?
· 关注中小盘医药股,成交更活跃!
和大型企业相比,中小型药企一般以项目为导向,研发领域更专业,中小型生物医药企业的成功,对于市场价值的促进作用也会更明显,因此中小盘医药股更加受到资金青睐,各大机构、公共基金、私募公司进行有策略有计划的专业性投资,更加促进了中小盘医药股的成交活跃度。
另外,在美国上市的中小型医药公司一般具有某细分领域专业的研究能力,一旦技术取得突破或者商业前景被市场挖掘看好,则有较大概率被世界500强药企作为进入该细分领域的布局而并购,则对其必然是重大利好,股价也将随之飙升。
· 医疗方法的突破性进展,造就明显的热点效应
高效的资本市场并购、分拆使得美国医药股的规模全球领先,便捷的资金募集、高标准审核、巨大的盈利空间又使得美国医药公司的创新能力引领全球。
在医药投资方面,美国医药公司经常出现突破性疗法,技术创新频繁,造就明显热点效应。比如:近些年热门的CART、NASH、基因编辑、基因疗法、手术机器人等技术,还有PD-1、CTLA-4、BCMA、PARP、CD47等新的药物靶点。
推荐关注
· CART领域:推荐关注BLUE.US
蓝鸟生物公司Bluebird bio,Inc创立于1992年,是一家临床阶段的生物技术公司,致力于为治疗严重的遗传疾病和罕见疾病开发革命性基因疗法。目前公司候选产品有:Lenti-D(神经方面)、LentiGlobin(血液方面)、bb2121和bb21217、多种CART cell产品(肿瘤领域)。2019年第四财季归母净利润-2.23亿美元,同比减少49.87%;全年归母净利润-7.9亿美元,同比减少42.11%。虽然仍在亏损状态,但整体盈利状况明显好转,而且经过前期股价大幅下跌,重新回归历史低位,估值优势明显,今年以来股价触底反弹,频繁被各大知名投行评级跑赢大盘及买入评级。
· NASH领域:推荐关注MDGL.US
生物制药公司Madrigal Pharmaceuticals是曾经2017年的十大妖股之一,全年累计涨幅475%,该公司主要从事心血管、代谢和肝病药物的研发。而2017年走妖最主要的原因是正在研制的新药MGL-3196临床试验有新的进展。不久后又传出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患者中进行的2期临床试验获得了积极结果。今年4月份以来股价再次从低位大幅反弹近100%,而该公司相关研制的药品几乎都到了临床的关键阶段,是否值得一博?
· 基因编辑领域:推荐关注CRSP.US
CRISPR Therapeutics AG创立于2013年,是一家领先的基因编辑公司,专注于开发基于CRISPR/Cas9的治疗药物,这是一种革命性的技术,允许对基因组DNA进行精确、定向的改变,该公司也正在努力突破,制造为人类治疗许多严重的疾病的成果。
除了全资计划,CRISPR Therapeutics还与拜耳公司和Vertex制药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以开发基于CRISPR的治疗其他高度未满足需求的疾病的药物。公司最新财报,2020年一季报显示归母净利润-6973.1万美元,同比减少44.05%。今年3月中旬以来,股价企稳低位,触底反弹,从最低点反弹至最高点涨幅近100%,如此强势可见市场资金青睐。
· 基因疗法领域:推荐关注QURE.US
uniQure N.V.创立于1998年,是一家生物制药公司,主要从事基因治疗药物的开发。通过其技术平台,开发以腺相关病毒(AAV)为基础的基因疗法,用于多方面治疗领域。公司已经上市一款产品Glybera,是一种已被批准用于治疗脂蛋白脂解酵素缺乏症患者的基因治疗产品。此外,还开发AMT-060,是一种基因疗法,产品已完成治疗B型血友病的I/II期临床试验。公司还有至少三款以上产品都进入II期临床试验阶段。股价上看,其历史表现也非常稳定,在中小市值医药股中应该算一枝独秀,叠加在基因治疗中期试验中显示出的良好效果,同时公司还考虑将自己业务出售或合作的可能,虽然目前仍面临亏损的扩大,但相信随着未来更多产品通过临床试验,正式上线后将为公司带来巨大的利润空间。
人生八苦,生老病死占其四。我们终将老去,如果这是对我们未来唯一确定的预测,有什么理由不投资医药公司呢?
本文来源于股票牛投研团队,内容仅代表研究员观点,不作为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股票牛APP是淘金者科技集团旗下产品,是一款为客户提供港美股行情、资讯和交易服务的金融科技软件。淘金者科技集团成立于2014年,作为国内领先的智能化投资增值服务平台,深耕金融科技行业多年,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基于大数据、量化策略+和AI的智能投顾产品和服务,已先后获得险峰长青、君联资本、中关村兴业基金、红杉资本、华兴资本等一线机构数亿美元的投资。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