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康佳集团实现营业收入551.19 亿元,同比增长 19.49%,而扣非后净利润则亏损高达 18.76 亿元;期间非经常性损益 20.88 亿元,同比增幅 73%;非经常损益构成中,主要为政府补助与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其中政府补助高达 12.05 亿元,占比非经常性损益比例 57.71%;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 12.02 亿元,占比非经常性损益比例 57.57%。
资产负债率、成本与费用高企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持续多年为负
财报放大镜在此前分析中曾提及,2011 年—2019年,康佳扣非净利润长期处于亏损状态,期间扣非净利润由-11,155 万元降至至-187,572 万元,亏损幅度持续加剧,降幅为15.75倍;期间公司营业收入由 162.18亿元增长至 551.19 亿元,增幅为 239.87%。
一般而言,营业收入所带来的规模增长应使成本与费用大幅下降,从而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这一逻辑在康佳集团的财务报表上并不成立。
2011年—2019年,康佳集团营业收入增幅239.87%,期间营业成本增幅为284.71%,显著高于收入增幅;各种费用及非主营收益增长也极为显著。
管理费用与财务费用期间增幅分别为233.38%、1493.69%(2011年研发费用尚未独立,将2019年研发费用合并至管理费用比较增幅);资产减值损失增幅则达96.70%,投资收益由3,459万元增长至118,338万元,增幅高达33.52倍。
与扣非净利润多年亏损对应的是,康佳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也是多年为负,2014年—2019年,其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呈现N走势,具体如下表:
当然,根本原因在于多收与少付。
康佳集团年报也表示,本年度应收票据与采购支付现金的减少导致经营活动现金流的增长。
2015年,康佳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总计193.18亿元,较2014年增加8.54亿元;当期经营活动现金流出180.28亿元,较2014年减少10.76亿元。
现金流的好转在康佳集团当期资产负债表也有所体现。
存货周转与应收账款周转率均有所改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由2014年43.74减少至42.16,存货周转天数则由2014年80.54减少至76.09;
当期预付款也由2014年的3.15亿元减少至1.94亿元,降幅为38.55%;
应收票据由2014年38.19亿元降低至28.81亿元。
只是好景不长,之后康佳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就再未出现过正数。
2017年,康佳经营活动现金流金额创历史新低-43.14亿元,之后逐年有所收窄,但2019年其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依然为-15.44亿元。
因经营活动创造了较好的现金流量,2015年康佳集团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2.54亿元。
即使2015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12.90亿元,康佳集团当期财务费用依然高企35,062万元,仅次于2018年、2019年,当年短期借款41.51亿元,长期借款2370万元,资产负债率78.42%,创历史新高。
2011年—2015年,康佳集团财务费用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3.81%。
我们试着用倒叙手法,分析下康佳集团近5年即2019年—2015年的盈利能力。
2019年—新设置公司获扶持资金近10亿
2019年,康佳集团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2.12亿元,而当期投资收益与其他收益合计24.13亿元。
这意味着,康佳集团主营业务亏损20亿元左右。
实际上,康佳集团2019年主营业务亏损额24亿元。
也就是说,康佳集团单靠其他收益与投资收益弥补主营的巨额亏损,还有盈余。
有人会说,既然投资收益与其他收益如此强劲,为何不主做投资与其他收益?我们来分析下是否可行。
2019年,康佳集团递延收益(主要为政府补助)为15,187万元,其中计入其他收益金额3,118万元。
康佳集团其他收益构成如下:
仔细看康佳集团的扶持资金,基本来自于政府补助,2019年其政府补助明细如下:
如上图,康佳集团政府补助合计12.83亿元,其中扶持资金9.66亿元,占比政府补助75.29%。
巧合的是,康佳集团2019年扶持资金主要来自于重庆、遂宁、成都、宜宾四个城市,也就是集中于四川与重庆,至于康佳集团与四川及重庆有何渊源,尚不得而知。
天眼查显示,2019年康佳集团获得政府补助的公司成立时间如下:
遂宁康佳产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2018年12月26日成立;
成都康佳电子有限公司,2019年12月20日成立;
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2019年9月30日成立;
宜宾康佳产业园运营有限公司,2018年1月15日成立。
也就是说,这几家公司多数是2019年新成立(宜宾康佳产业园除外),且在当年获得高达9.64亿元政府补助。
2019年,康佳集团退为出合并报表企业7家,新设立公司数量49家。
2018年,康佳集团退出合并报表企业5家,新设立公司36家。
2017年,康佳集团退出合并报表企业2家,新设立公司12家。
2016年,康佳集团退出合并报表企业9家,新设立公司3家。
2015年,康佳集团退出合并报表企业2家,新设立公司8家。
一面频繁股权出让与注销,一面频于新设立公司,并因此利用所投资产业获得政府补助,似乎已成为康佳集团近几年的主旋律。
如脱离康佳集团逐年亏损扩大的主营业务,以上与产业相关的扶持资金,也就缺少了得以依附主体,康佳集团得以依赖保证“净利润为正数”的工具消失。
所以,康佳集团“专注于”以“科技+产业+园区”为核心的长期发展战略。
包罗万象的其他应付款—高达23.74亿元
如果仔细研读康佳集团的财务报表,会发现其历年其他应付款居高不下,且呈现逐年递增趋势。
2019年,康佳集团其他应付款高达23.74亿元,其中应付利息2.28亿元,其他应付款21.46亿元,其具体构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