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房地产A股上市公司披露2021年业绩预告并预告亏损,其中阳光城预计2021年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5亿元~58亿元。这背后的根源其实都是源于短期流动性资金压力大,但不是单单一个阳光城目前需要面对的挑战,是整个房地产行业目前需要面对的挑战。
多家亏损的行业现状让大家开始重新审视与反思。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行业经历的是一个高速增长的黄金年代,“投融资力”成为驱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房地产的高增长、高增速,让人看到了强大投融资力的重要性。那些具备较强投融资力的房企,能源源不断地从资本市场获得钱和地,支撑其进一步开发。但慢慢的,行业既有的发展生态受到了冲击,尤其是在诸多政策调控、金融收紧的局势下,来自“投融资力”的这股力量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在行业去杠杆、市场明显降温的背景下,2021年规模房企的销售增速出现了罕见的负增长。克而瑞研究中心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百强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11.08万亿元,同比下降3.5%。这意味着,房企亟需转变思路,用可持续、更长久的力量武装自己。如果还是固执地向前冲,选择靠“投融资力”、靠“杠杆”打天下,那么无疑会输得很惨。
于是,很多房企开始停下脚步思考,做出向左向右的根本性决策。只有拥有出色产品力,才能更平稳地对抗行业的周期性波动和诸多不确定因素。
过去的一年,阳光城在产品力方面的做法实际上代表着房产企业的新思考。2021年2月,阳光城启动“全员客服计划”,使每个员工更加贴近市场、客户,来实现从产品、工程质量、物业管理到运营效率等多方面的反向管理。此举快速倒逼阳光城发现并改进当前存在的很多设计问题、工程质量问题、物业服务问题,使得产品更得市场认可,从而助力公司的销售提升和品质提升。
从政策定力看,政策虽然开始作出调整,允许放地产开发商一条活路,但是,它已经历史性作出决定,坚决要做到地产开发去金融化、去土地红利。可以遇见行业下半场必将迎来一个极其痛苦的大浪淘沙的新时期,产品回归成为大势所趋,房企一定要树立“持久战”意识,耐心做好产品方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