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信:春节诈骗高发期,加强警惕过好年
源 / 互联网    文 /     2022年02月09日 17时33分

  随着春节即将到来,各种沾着“年味”的诈骗套路也粉墨登场。为了让大家不被诈骗破坏过年的好心情,瑞银信整理了几类常见诈骗方式,提醒大家不要轻信骗子的话术,提高反诈骗意识,警惕各类骗局。

  1、抢票类诈骗

  一年一度的春运抢票大战,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与此同时,一些不法分子也利用大家“求票心急”的心理,打着“代购火车票”的幌子,发送诈骗短信诱导登陆钓鱼网站,诈骗钱财。大家一定要从正规渠道购买车票,切勿因小失大。

  2、贷款类诈骗

  年关临近,置办年货、走亲访友等处处需要钱,有的人就考虑利用贷款来缓解一时之急,此时看到无担保贷款、低息贷款等宣传一定要警惕,不要病急乱投医,轻信宣传。非法网贷骗局一般通过在网上设置贷款APP平台、电话推销、散发名片等方式,大肆宣扬网贷低门槛、无抵押、无手续甚至“只用身份证即可贷款”等,吸引受害人关注,然后以贷款需要手续费、服务费、印花税、激活金等借口,要求受害人交纳各种费用,以此骗取受害人钱财。

  3、年终回馈式诈骗

  年底是一年内的销售旺季,各大门店纷纷推出各种促销活动,一些积分兑换、免费送活动也可能暗藏骗局,除非能确定是正规平台推出的活动,否则请勿点击陌生链接、输入账号密码以免发生财产损失。

  4、冒充公检法等政府机关诈骗

  骗子们的手段多样,甚至会冒充公检法机关行骗,在此提醒大家,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办理案件,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账户”或“核查账户”,也不会让直接转账汇款,如遇到冒充公检法诈骗电话应及时拨打110报警。对于此类骗局,要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不要因一时疏忽落入犯罪分子布下的陷阱。

  5、网购类诈骗

  临近春节,很多人会在网上购买年货。网购时,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信息。遇到客服打来电话,要再去购物网站上与店家进行联系核实,如情况属实,也要按照网购网站上的退款流程进行退款。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向陌生人透漏自己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信息。

  作为国内领先的第三方支付企业,瑞银信一直在努力从多个层面保障用户的财产安全,维护用户合法权益。瑞银信提醒您,一旦发现被骗,马上报警求助,将大大增加挽回损失的机率。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